连日来,福建省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一手抓防灾,一手抓救灾,为夺取此次防洪抗灾工作的全面胜利而努力。
交通部门——
福建省交通部门组织抢险小组分赴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冒着边坡可能下滑的危险组织指导昼夜抢通,启动24小时水毁值班制,对福建全省公路维修机械设备、人员实行统一调度,上足机械、人力,多头推进,备好备足抢险队伍、物资、设备,在受毁和阻车路段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行或绕道通行。截至9日12时,福建全省投入装载机1576台次,挖掘机1248台次,运输车辆6560台次,抢毁劳力2万多人,片石、碎石等材料22万多立方米。
截至8日12时,福建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先后累计阻车155处,,已抢通111处,抢通的主要路段有:省道205线的三明建宁至泰宁路段;国道316线顺昌至邵武路段;建瓯至建阳省道;国道104线2174K+450宁德市蕉城溜方阻车;国道205线南平至建瓯路段的一些毁情缺口和过水路面段。
电力部门——
8日,省电力系统已组建抢修队伍1032支、出动抢修人员10046人次,福建全省主干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受强降雨影响的10座35千伏变电站4座恢复正常,停运的21条35千伏线路恢复6条,停运的328条10千伏线路恢复160条,停运的1652台配变恢复526台。截至8日19时30分,南平2万多户受灾停电用户已有15000多户恢复送电。截至9日18时,福建全省已有67个乡镇、567个村恢复供电,恢复率分别达到92%和78%。
卫生部门——
针对部分灾区道路中断、上级专家无法进驻情况,省疾控中心制定灾后防病技术指导方案,通过福建卫生信息网站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供灾区医疗卫生单位和群众参考。省卫生厅已分别向南平、三明、宁德市调拨30吨、20吨、10吨漂白粉及其他消杀药品和疫苗。组织当地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医疗救护工作。灾区组织防疫小分队,做好疾病监测,加强食品卫生监督。8日,省红十字会将价值25万元的首批救助物资运往宁德八都、九都和霍童镇等地,筹集70余万元紧急购买、整合救助物资,近日将送往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区。
农业部门——
目前省农业厅已组织种植业管理局、畜牧局、种子总站、植保站四个处室8名业务骨干组成2个工作组,分赴南平、宁德两地,指导灾区抗灾救灾和农业恢复生产;紧急调拨7吨消毒剂,其中南平、三明、宁德各2吨,龙岩1吨,以满足灾区消毒需要,防止发生畜禽疫病,特别是防止人畜共患病;加强农业机械调度,已投入南平、宁德两地拖拉机4050台,抢运救灾物资130吨、土石方2.9万立方。
运管部门——
省运管局认真做好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做好班车运行调度工作,对道路通行条件达不到安全行车要求和夜间途经危险路段的班线一律停班。福建全省目前共备有应急客运车辆2100辆,货运车辆4200辆。南平运管部门共准备客车103辆,货车119辆用于疏散旅客和高考学生接驳以及抢险紧急物资运送;宁德市也紧急出动货车23辆,运送冲锋舟16艘,调用客车21辆次,运送施救人员1000人次。
建设部门——
省建设厅通过全面检查加固排险,防止危房倒塌,通过全力抢修道路、桥梁、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全面清理倒伏的树木修剪残枝,集中力量对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建筑的地下室、停车库的积水予以抽干、清洗,消毒后进行淤泥清理,增加公交行车密度,使城市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水利部门——
日前,福建省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面加强工程巡查。各水管单位应及时与水文、气象等部门联系,强化水库调度工作,要求凡在高水位运行的水库,严格服从上级防汛指挥调度命令,尽量利用溢洪道、排洪闸和出水涵洞,加强水库的调度,削减河道行洪压力。实施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城市、村居、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进一步落实责任,检查防汛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器材的落实,各项防范工作再做部署再抓落实。
国土资源部门——
目前,国土资源厅已派出15个救灾组进驻灾区,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96批335人次,对南平南纺生活区后山滑坡等81个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勘察,采取支挡排水、填土夯实、监测警戒等措施防灾救灾;会同省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14次,对71个县(市、区)发出164个预警预报信息。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出动417个防灾应急小组,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测38219人次,巡查监测发现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内坂村等571起地灾险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信企业——
福建省电信企业全力抢修受损通信设施。省通信管理局与电信、移动、联通等6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抽调3600多名应急抢险人员组成跨部门抢险队伍,分成61支小分队分赴灾区,夜以继日地抢修。截至目前,省电信公司目前只有1处中断受影响,省联通公司已抢修恢复71个基站,省移动已抢修恢复844个。
省移民开发局——
省移民开发局结合库区实际,下派工作组密切配合当地移民管理机构,重点做好受灾移民的安置工作,疏导移民情绪,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稳定,突出抓好重点在建库区、移民安置区地质灾害点、受灾三峡移民安置地移民的安全转移和监测工作,组织移民开展抢险自救,尽快恢复安置区的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