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两岸经贸论坛闭幕式上,本报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论坛的在闽台商协会会长。他们一致认为,论坛非常成功,新出台的15项政策措施非常实惠,令人欢欣鼓舞。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进忠说,15项政策措施大大惠及台商的利益,与福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比如对台湾渔船自捕水产品输往福建,参照大陆自捕鱼船做法;批准在漳浦县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开放台湾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医疗有关的一些政策,将让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享受到最实际的便利,目前光是在厦门的台商就有6万多人,如果就医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大家将更加安心地在大陆投资创业。
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告诉记者:“卫生部开展适合台湾同胞就医习惯和特点的服务;厦门市建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对入驻台商给予免交保鲜冷库储存使用费和经销场地免一年租金的优惠……各项政策措施充分考虑到了台胞的便利和行业竞争的利益。”
福清台商协会会长廖进益此前参加过多次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论坛,他觉得这次的论坛最为务实。大陆政府对论坛的五大议题反应快速,决策果断,令台商十分欣喜,对在大陆投资兴业更有兴趣和信心。“透过这些政策措施,台湾人可以发现在大陆有很多新项目可做,比如欢迎和鼓励台湾医疗机构与大陆合资合作兴办医院;开放11种台湾主要蔬菜品种检验检疫准入,并实行零关税,鼓励台商除了水果销售外还可以到大陆进行蔬菜销售。”龙岩台商协会会长高新年说。
莆田台商协会会长李守岳说:“此次大陆政府释放了极大的善意和诚意,台湾当局应当作出相应的回应。因为这些政策措施都是两岸民意的体现,我们知道‘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如果一味地违逆民意,势必会被人民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