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舞、猜灯谜、掷铙钹……石狮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但现阶段如何保存、发展却面临难题。为此,今年内,石狮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普及和发展非遗文化,这是记者昨日从石狮科技文体局获悉的。
石狮科技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狮被列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目前已公布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技艺和民俗等六大类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其中,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即闽台对渡文化习俗、笼吹、什音、灯谜、狮、踢球舞、姑嫂塔传说、蚶江王爷船巡海信俗、石狮城隍信俗、掷铙钹、闽南四句、金苍绣技艺,前6个项目还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5月,闽台对渡文化习俗还被推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公示。
石狮科技文体局经过普查后,了解和掌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发现什音、笼吹、灯谜、狮文化等传承较为普及,特别是灯谜,各个乡镇都已有固定活动场所,有的学校已开设灯谜课等。不过,石狮姑嫂塔传说就很少有人问津,一些资料和故事收集,还停留在多年前,相对滞后。
该负责人称,今年内,石狮将为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1至2个传习所,让有兴趣的市民参与进来,以便普及来和传承。文化部门还将针对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发动更多的人学习、研究它们。
此外,石狮还在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好文化遗产确认、登记、立档,推动项目入选国家、省、泉州市文保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