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保护知识产权 护航海西建设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0
省直43个政府部门办公软件已实现正版化,各设区市政府及直属部门年底完成正版化工作;
  一年多来,工商、版权、专利、文化等部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095起,海关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24起,公安机关立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09起,破案454起;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616件;
  ……
  这是福建省去年10月制定《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福建全省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部分成果。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强调,保护知识产权是福建优化投资环境、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
  从打击力度加大、宣传强化意识,到建设长效机制,福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前。
  强化保护意识
  去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2004年9月,省整规办会同省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围绕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建设战略规划,拟定了《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10月,省政府成立了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时任常务副省长、现任省长黄小晶任组长,汪毅夫、叶双瑜、李川三位副省长任副组长,成员由19个厅(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省整规综合办合署办公。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声势浩大的宣传中正不断得到加强。2005年1月10日至5月10日,福建全省开展以“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春季宣传活动。2005年4月20日至4月26日,各地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6日,副省长李川在《福建日报》发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署名文章,向福建全省人民发出了“学习知识产权知识,了解知识产权制度,掌握知识产权工具,利用知识产权规则”的倡导。福建全省各地参加保护知识产权签名活动的群众有2.3万多人。
  同时,省司法厅、省整规办也于2005年7月4日至10日在福建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活动。
  实施品牌战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贡献逐步成为企业共识。2004年福建全省商标申请量、核准注册数分别达3万多件、1.46万件,均居全国前5位,2005年商标申请量、核准注册数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04年10月以来,福建全省又有9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44件,居全国第5位。福建全省已有62个“中国名牌”产品、89个“国家免检”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福建全省版权登记量2.32万件,居全国第3位,15家企业被确定为第一批版权保护重点企业。
  重拳打击侵权
  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需要。
  专项行动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为重点环节,以福州、厦门、泉州、莆田为重点地区,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商标违法行为以及制售假冒驰名商标商品、非法印制驰名商标标识,制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专利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2004年10月以来,福建全省工商部门出动执法人员5万多人次,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2284起;福建全省版权部门、文化部门开展了打击盗版教材、软件、音像制品和印刷复制业等专项整治活动。版权部门查获各类侵权盗版品151万件。文化部门收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117万张(盒)。
  此次专项行动还对货物进出口与展会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重点保护,严厉打击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特别是加工贸易中定牌加工侵权冒牌行为。2004年10月至今年10月,福建全省海关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24起,案值2737万元。
  目前,福建省正在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破坏或规避他人作品、音像制品及软件的技术保护措施、未经许可运营或挂接运营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以及网吧内侵权盗版违法行为。
  建设长效机制
  福建全省各级各部门在工作实践中,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为福建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健全规章制度是开展专项行动的基础。2004年以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修订了《福建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和《关于举报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为落实工作责任,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福建省关于举报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行为的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公众举报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省整规办制定了《福建省整规工作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
  各级政府坚持“围绕市场、注重
  机制、构筑平台、各方切入,强化责任、抓好基础,循序渐进、合力推进”的基本思路,建立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工作平台,组织各部门参加,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标准,实行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加强了工作督察。
  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执法协作不断得到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已建立,省检察院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共同推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监督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查,确保涉嫌犯罪案件的及时移送。地区之间的执法协作得到加强,省知识产权局与16个省市签订了省际间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协议,加入了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网络。如今,福州、厦门、漳州、莆田、宁德市与广东省的广州市等12个城市建立了闽粤两省沿海城市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共同签署了《闽粤两省沿海城市保护知识产权行动宣言》。
  福建省制定了《关于建立与重点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方案》,有关政府部门与拥有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影响大的内外资重点企业,建立了开放式的对话协调机制,了解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时光荏苒,一年已过。
  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蔓延的势头在福建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反映强烈、影响严重的知识产权大案要案得到揭露和处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陆续出台,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进一步落实。
  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为促进福建省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起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