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来泉视察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情况。据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建筑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主持泉州市委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市长郑道溪,市委巡视员骆灿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长青,以及国台办、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筹建处的负责人出席了建设情况汇报会。
王在希听取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省、市领导对该馆建设的重视,在极短的时间内该馆建设初见成效。他就下一步的建设情况提了三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时间紧,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要建成一个国家级博物馆是很少见的。在抓进度的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将该馆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二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要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筹建部门要从时间、资料、资金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核心工作。三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出的展品要力求准确,展出的内容须经专家认定,力求做到无懈可击。展出内容要形象生动,尽量让事实、实物说话,充分用文物文献的语言表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建与台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促进海峡两岸的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积极的作用。
会上,骆灿堂汇报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设的进展情况。省、市按照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的定位和标准,严格把好主体建筑设计关,正确处理建筑宏伟和功能设置关系,努力把博物馆建成泉州市和福建省的标志性文化工程。主体建筑设计基本达到表现大气、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的要求。博物馆建筑施工进展顺利,于去年底完成“三通一平”,并于元宵节举行奠基仪式。整个桩基工程于5月中旬完成。主体建筑已经开始动工,拟定9月底封顶,明年1月底竣工。
同时,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也全面铺开。成立了专门的文物文献征集小组,召开福建全省涉台文物征集专题会议,部署福建全省涉台文物文献的普查工作,涉台文物征集工作已全面铺开。邀请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有关专家及上海、浙江等地的专家就文物展览大纲和展览工艺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证,目前展览大纲初步形成。二楼综合主题馆展览工艺设计初稿已完成,拟于9月中旬完成展览施工图纸,10月着手进场布馆。
郑道溪在会上表示,泉州市将站在反独促统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全力以赴,集中一切力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能快则快,按照现代化、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级标准建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郑市长表示拟于明年元宵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竣工开馆之际,举办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节活动,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平台,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共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