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来得较早,各地利用降水明显增多的气候条件加紧做好春耕备耕,福建全省春耕进度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据省农业厅统计,截至3月11日,福建全省已溶田194.6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5.44万亩;早稻已播种352.82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154.02万公斤。西北部地区的中稻和一季晚稻也陆续开始播种。福建全省春种大豆、花生、玉米播种量也均比去年同期增加。“抓好粮食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分析说,福建省去年粮食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但与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年相比,面积仍然少838.42万亩,总产少225.41万吨。当全国粮食供需关系趋紧时,粮食紧张首先在福建省等主销区表现出来,因此福建省粮食生产压力很大。
针对粮食生产的新形势,福建省各级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好春耕备耕的各项工作,推进粮食生产升温。
——服务到位,农资储备充足。各地把加强化肥、种子、农机等农资储备与供应作为服务春耕备耕的首要工作来抓。截至2月底,福建全省供销社系统冬储化肥111.28万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78%,加上本福建省企业生产和拟从外省调进的化肥,基本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要,农药、农膜的储备,也基本满足需求。福建全省已备农作物种子3660多万公斤,加上农民自留的种子,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农机部门已组织机耕服务队1013个,投入农机具6300万台(套),完成面耕面积24.37万亩。
——加强督查,确保面积落实。年初,省里就下达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指导性计划,农业部门已把计划细化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60万亩、总产830万吨(面上统计数)的目标,当前重点是落实490万亩早稻种植计划。3月15日,省农业厅派出4个检查组,分赴除厦门以外的8个市,了解早稻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落实及生产安排、物资准备等情况,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强指导,抓好防寒抗灾。3月初,省里召开春季农业气候分析会,就如何针对今春气候做好防灾进行部署,省农业厅下发《关于抓紧防寒防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气象部门加大对春耕生产的气象服务,各地要制订防寒减灾预案,农技人员要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服务,指导农民采取防寒育秧措施,加强春收作物田间管理、果园防寒防冻和病虫害防治,千方百计减轻低温寒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