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大年三十凌晨5时,寒风刺骨。一批灌水猪内脏在长泰被当场缴获,一大型地下年糕加工窝点和两个小型年糕加工黑窝点在福州鼓楼被一举擒获,7000公斤“三无”红糖在沙县落网……一场为保证节日消费安全的行动正在福建全省展开。
这场行动从1月12日开始,至2月5日即农历正月十五结束。以“维护春节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消费安全”为主题,福建全省工商系统按照统一部署,对在节日市场举办的各种商品交易会、展销会的商品质量进行检查;展开家居市场大检查,对经营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家居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查处;开展“零点行动”,对牲畜屠宰点、食品加工点、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突击检查,力保进入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开展旅游市场巡查监管。
正月初一至初七,福建省工商局“作战指挥中心”捷报频传。屏南县工商局查获浸泡甲醛的龙头鱼、带鱼、海蛎等不合格食品470公斤;福鼎市工商局查扣了假白酒51瓶、假葡萄酒500箱、注水真雕鱼60公斤,并取缔一家无照糕点加工作坊;长泰县工商局查获非法经营的野生动物135只,查封一家无照加油站;龙海市工商局查获68.4公斤仿冒雕牌洗衣粉的“雕牌洗衣粉”;大田县工商局查获涉嫌走私的禽类冷冻食品47件;永春县工商局查获涉嫌假冒五粮液61瓶……
春节长假的每一天里从早八点至晚八点,坚守在第一线的12315台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投诉,小到一元钱的小商品,大到上万元的大电器,都及时受理、高效处理。厦门的王女士大年初二去美发店烫发,没想到头发被烫掉了许多,头皮发烫、发痒,医院检查为头皮过敏。在当地12315台的调解下,王女士拿到了5000元的赔偿。
据不完全统计,初一至初七,福建全省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21万人次,检查集贸市场、各类经营单位2.56万个(户);受理消费者投诉443件,调解成功42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6万元;接受消费者咨询3178人次。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集中在食品、礼品、服装、手机、家电、旅游、交通运输、电视播放质量等方面。投诉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经过前期的红盾行动,取缔了一批无照经营户和制假售假窝点,在重要媒体上曝光了违法违章经营户,震慑了不法分子,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长效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