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万事休,健康最宝贵。”这是过去老年人见面时说的互慰话。现在许多老年人拥有健康,为追求完美人生,老年学校成了好去处。
18年前,福建省创办了第一所老年大学,如今老年教育已进入全国前列。各县市办起老年大学,88%的乡镇、街道,27%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都有了老年学校。福建全省5225所老年学校在校学员37.5万人,占福建全省老龄人口的9.7%。老年教育不再是休闲型教育,开设的学科从文史、书画、保健等,拓展到电脑、英语、财经等。
然而,各地老年学校普遍存在校舍简陋、设备不足等困难,政府虽然加大了投入,却已明显供不应求。省老年大学由于教室和活动室不足,学员们轮流上学,有的科目每周只安排一次。据了解,除厦门老年大学、泉州老年大学外,其他设区市老年大学每年财政拨款不足10万元;大多数县级老年大学每年拨款不足1万元。
老年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校舍建设迫在眉睫。老年教育急需的经费,应从哪里来?福建省一些地方已出现多渠道集资办学的先进经验。
转变观念,把老年教育当作社会公益事业来办。老年教育基金会是吸引社会办学的一条途径。泉州市老年大学成立老年教育基金会,华侨、港澳同胞等社会各界赞助100多万元,添置了电子琴、钢琴、电脑等教学设备。德化县老年教育基金会,几年来收到社会各界捐款近100万元,重点资助乡镇老年学校办学。福建全省各地都有一批企业家,赞助老年学员购置文艺表演的服装等。
尊老敬老,让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漳州市行政区移往龙文新区时,要筹建新的市农展馆。市长郑道溪曾两次到原农展馆现场办公,决定把原农展馆的6000平方米房产划给市老年大学;落实400万元的校舍改造工程经费。目前,福建省正在实施“星光计划”,以福利金资助的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服务。现在,省老年大学正在征地建设1万平方米的新校舍。福州、厦门、泉州等设区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都在千方百计筹资扩建老年大学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