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13日,省长卢展工驱车1000多公里,先后深入南平市、三明市和两市的四个县市、十多个乡镇,深入了解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情况。在调研中,卢展工指出,“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首要问题、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各级领导要始终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必须拓展思路、不断创新、加强领导,想方设法推进“三农”工作。
卢展工此行,看得最多的是农业项目:在南平市,他察看了邵武市下沙镇豪顺兔业公司、水北镇龙斗村波尔山羊养殖场、锦祥木业公司、宇星竹木制品公司、打叶复烤厂;光泽县圣农公司绿圣生物有机菌肥厂、圣农公司中坊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圣农公司中坊肉鸡宰杀厂及包装材料厂、圣明工艺品有限公司、荣华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在三明市,他察看了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蔬菜基地、屏山乡高山优质茶叶基地;尤溪县胜达食品有限公司、三恒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这些都是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在千家万户农民致富中日益发挥带动作用。卢展工一家一家认真地看,仔细地问,深入地议,鼓励他们立足眼前,着眼未来,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多做贡献。
卢展工此行,听得最多的是基层的声音:在邵武市城郊镇、光泽县寨里镇和尤溪县西滨镇,他与乡、镇、村干部进行了三场座谈。一落座,他都要求乡、镇、村干部撇开汇报稿,请他们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和切身体会谈谈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农民最大的难处是什么?乡镇干部最难的工作是什么?农民最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农业特产税改革成效和乡村“三提五统”现状怎么样?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怎么解决?每一场座谈会都气氛热烈,基层干部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经验、苦衷、想法、建议,对省长和盘托出。调研中,卢展工还时常中途下车,与乡村农民拉家常。在大田县,他冒雨来到海拔1000多米的武陵乡百束村同闻讯赶到村部的村民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收入和负担情况以及对政府、干部的意见。他说,立足实际求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最重要的问题,各级干部要多动脑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解决这些问题。
卢展工此行,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通过创新,使“三农”工作更具活力。他说,“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首要问题、基本问题、关键问题,我们始终要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拓展思路,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就农业而农业,就农民而农民,而应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把“三农”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包含着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也包括农村城镇化。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决不能忽视“三农”问题,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要不断创新,创新就是活力的源泉。要通过体制、机制、方法的创新,在更高层次上不断突破,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谋求更大发展、更大效益。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发展不断创新,增强活力。这种活力就是工作动力、发展潜力,可以带来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新的希望和工作成效。有了这种活力,就可以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中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还要加强领导。要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协调方方面面力量,激发方方面面活力,形成为“三农”服务的合力。要始终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让老百姓得实惠,探索新的运作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建立服务体系,为基层、农民解决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在调研中,卢展工还十分强调在发展县域经济、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落实好三项基本国策。
在调研中,卢展工反复强调,目前福建省发展的思路已经明确,工作任务已经部署,关键要抓落实。抓落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两个务必”要求的具体体现。我们说了很多,说得已经很到位,但人民群众更关心的是你说到了是不是做到了,说好了是不是做好了。党委和政府的诚信就是说到做到,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把你说过的事办到、做好,就是讲诚信、讲形象。我们的干部要把“说”和“做”有机统一起来,记着“说到就要做到”。真正着重去“做”,就会注意少说空话,少说大话,就会注意说话要留余地,就会记住你对老百姓的承诺,就会更加注重工作实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为老百姓办事上,放在为所工作地区的人民群众负责上。在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实践中,各级干部都要立足自身的努力,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实实在在地谋发展。
卢展工在调研期间,每到一地,都认真检查城乡抵御非典工作部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慰问医护、防疫人员。他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基层防非典工作。他指出,目前防非典形势依然严峻,严密防控十分重要,决不能掉以轻心,来不得一点疏漏,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加强监控,落实预案,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副省长陈芸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