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言献策

来自: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6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是福建省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热切关注的问题。他们以提案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言献策。
  王耀华委员: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王耀华委员说,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2亿农民进入流动人口行列。预计在未来20年里,大约有3至4亿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这些农村劳动力如果没有接受职业教育,没有掌握一技之长,非但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而且容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在苦苦支撑,一些文技校、农技校几乎瘫痪。
  针对这一严重状况,王耀华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国家要从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更加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案具体提出四项建议:一是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抓好,为农村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创造条件;二是把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在办好职业教育;三是鼓励、安排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和力量,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四是加快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陈家骅委员: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陈家骅委员,针对目前一些“无公害”农产品仍然有害的现象,提案呼吁国家应在农产品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上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陈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从生产源头抓起,建立产销两地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制定相应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条例、法规;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尽快改变依赖化学农药的状况,提倡使用生物有机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药残留忧患意识;建立一大批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起到龙头牵引作用;推行农贸市场超市化和无公害产品市场准入制。
  陈志哲委员: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管理
  来自医疗卫生界的陈志哲委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药品市场问题多多:许多小门诊、小药店不具备开业资格;药品市场供货渠道混乱,药品质量低劣,价格混乱;一些农村地区成了假劣药品的倾销场所。
  针对这些问题,陈志哲委员着重从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主要包括:推行农村药品配送供应营销制度,减少中间环节,杜绝假劣药品进入市场;乡村医疗机构对购药、存贮、用药情况要记录在案;聘请农村药品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提高群众对庸医假药的识别能力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