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着手建设生态省

来自: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76
福建省日前制定出“生态省”建设纲要,打算用20年的时间,通过6大生态体系建设将福建省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6大体系分别是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

  在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体系建设方面,福建省积极扶持以安全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以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模式的生态效益型工业。重点抓好火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煤炭6大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

  在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体系方面,福建省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突出森林、海洋、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控制内湾围起垦、严格禁止破坏生态的矿产开采。

  在建设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抓好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整治城市内河、内湖,推广经营城市的理念,改革城镇污染水、垃圾处理投资、建设和运营体制,推进城市环境设施产业化,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在建设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上,重点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污染,综合整治养殖业污染,严格控制围网养殖规模与密度。调整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发展以沼气为纽 带,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农业。

  建设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围绕着建设洪涝、干旱灾害防御、林业生态防御、灾害性天气预警、海洋灾害防治、农林水产疫病防治和地震地质灾害等防御体系为重点。重点108公里的基干林带建设,40个沙荒口治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福建省将从三个阶段推进。从2002至2005年为启动阶段,以解决一些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从2006年至2010年,为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变,使福建省进入一个新的较高层次的发展周期。从2011年至2020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朝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迈进。

  省计划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建设生态强省的生态基础和条件优势明显。福建省地处沿海亚热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60.52%,居全国之首。由于武夷山脉南北纵贯福建省西部,使福建省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和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物种繁多,占全国的28.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