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近日在基层调研时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通过实干,努力去实现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特别要强调用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城市就业、农民增收、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三大难题,着眼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4月5日至10日,宋德福和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及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来到长泰、华安、漳平、长廷宁化、清流等老区、山区县市。在田间地头、在农民家中、在企业、在机关、在街头……他们与基层干部群众直接交流、共商发展。
在华安县市后村和漳平市西园村,宋德福一行随机停下车来,与几名正在田里忙活的农民交谈,了解旱情、春耕生产、种植结构等情况。在清流县大路口村,村民们介绍了“村会协作”、科技兴农的做法。宋德福说,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科技是关键,科技要常下乡,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与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经常联系与合作的方式。在结构调整中,干部的责任,不是去干预农民种什么、种多少,而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农民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品种、市场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服务到位了,调整才能到位,增收才有希望。我们要发挥对台优势,进一步扩大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
带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牵挂,宋德福一行在漳平、长廷清流等县市,走访慰问了部分农村贫困户、城市下岗职工和老人公寓里的孤寡老人等。他说,对困难群众、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把节日慰问送温暖和平时关心送技术、帮助找岗位结合起来,保持恒温。帮助有就业能力的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走发展之路。
在长汀县南坑村和宁化县湖村镇,宋德福一行就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开展、《乡镇工作纲要》的实施等问题,与乡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他说,学教活动搞得如何,突出的是看存在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现在学教活动进入了回访复查阶段,各地要按照中央精神和福建省委要求,了解是否取得了实效。
每到一地,宋德福都要去看几家企业,直接向经营者了解生产、销售、管理及政府服务等方面情况。他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办好企业必须找准项目,加强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市常对“农”字号企业来说,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实现公司与农民双赢的目标,这是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的一个好途径。
宋德福说,省市县乡村,五级的职能不一样,但都要抓住发展这个中心。抓住了发展,许多问题才能解决。困难时,一定要鼓舞士气、增强信心;顺利时,一定要头脑清醒,看到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前进。联系调研中的所见所闻,他强调,当前各地在抓发展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要定位准确,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来确定发展思路;二要有项目,把寻找项目、落实项目、储备项目结合起来,增强发展的后劲;三要十分注意环境资源保护,坚持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保持青山秀水;四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统一起来,在服务和市场监管上下功夫,不能盲目上项目。
在长汀调研期间,宋德福、黄瑞霖等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瞻仰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登门看望了老红军,并参加了植树活动。宋德福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在今天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重视老区工作。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福建全省经济发展情况,继续在布局、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老区建设,加快老区发展,争取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关市的负责同志郑立中、郑道溪、张燮飞、袁荣祥、苍震华等分别参加了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