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客家土楼力避商业化 古韵犹存

来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1

  随着“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土楼旅游持续升温,这让土楼人家在家门口看到了商机,旅游服务业应运而生。但为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影响土楼保护及旅游秩序,地处闽西的永定县采取系列措施,尽量保持土楼古村落客家人原有生活风貌。

  永定县政府官员11日表示,永定有现存土楼2万多座,将科学规划、有序引导、特色发展,让古朴客家土楼延年益寿,古韵犹存,永续利用。

  闽西南山区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为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需求,生活于此的客家先民依山就势,巧妙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建造了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俗称“客家土楼”,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被誉为“东方古城堡”的客家土楼,永定出台《福建(永定)土楼保护规划》等规范性文件;成立旅游管理站、旅游综合执法队和村民劝导队等,开展“支持旅游文明示范户”评选等活动;开展土楼环境整治,制止违章搭(改)建行为及各类非法经营、无证经营的商业活动。

  今年以来,针对土楼景区乱搭盖、乱摆摊等问题,永定再次对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高北土楼群景区和初溪土楼群景区进行专项整治活动,采取通俗易懂和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保护规划、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并制定“村规民约”和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世遗”本体土楼不得从事商业活动。

  同时,还制定了土楼维修保护方案,对“世遗”土楼分时段、分区域轮换维修保养,减少旅游开发对土楼保护的影响。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对擅自拆建、装修、乱开门窗等破坏“世遗”原有风貌和土楼周边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

  此外,永定还尝试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让部分从事商业活动的土楼居民恢复原来的生产生活,参与走古事、打新婚、迎春牛、作大福等民俗表演活动,让游客体验古朴的客家风情。

  据了解,以反映福建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土楼神韵》,在赴台、晋京演出引起强烈反响后,开始在大陆巡演,向各界群众反映客家先民扎根闽西山区建造土楼、艰苦创业的如歌岁月和精神风貌。(詹托荣 卢基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