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本报报道的“重建芝山公园”的报道,引起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引发热议,事实上,关于“重建芝山公园”的话题,早在几年前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了,当时重提这个话题,力促“芝山公园”的重建加快了步伐。
11月15日上午,漳州市芝山公园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其规划总占地面积426亩,项目总概算19524.3万元,改造建设分期进行,一期工程力争于2012年10月建成。改造后的芝山公园将成为集登高览胜、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
代表委员力推芝山公园改建
芝山公园始建于1992年,总占地面积426亩,是市中心唯一的山地公园,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芝山公园濒临荒废。
早在2009年年初的两会上,就有不少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呼吁,要尽快改建芝山公园。今年两会开幕前夕,许多市民重提重建芝山公园的建议(详见本报2月25日报道),本报记者经过实地踏勘,收集了一些政协委员及人大代表的声音,再次呼吁加快芝山公园改建,把芝山公园建成市区“绿肺”。
“改建芝山公园”也成了今年年初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漳州市人大代表魏和睦说,市民的提议应该得到重视。市中心的山地很少,应该合理利用这个有限的山地资源,把芝山公园建设好,建设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以后市政府东移,完全可以把现在的芝山大院也纳入芝山公园里。
“这个应该加快建设”,漳州市政协委员蔡艺华也说,她自己曾多次去过芝山公园,公园里的空气确实不错,但是要进入公园的道路及配套设施目前都比较差,目前市区像芝山公园这样的资源已经不多了,确实应该加大建设的力度,早日把公园建设好。
一期工程明年10月建成
尽快改建芝山公园的事,引起漳州市有关部门的重视。2011年4月14日上午,芝山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漳州市建设局召开,经讨论评审原则通过该方案。规划方案将芝山公园定位为集休闲、娱乐、健身一体的山地公园,按照功能区划分为山林游憩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水上活动区、漳台缘文化区。
今年5月,新芝山公园规划图初步出炉,湖泊暂命名为“紫芝湖”。由于此处正好就是历史上漳州西湖的所在地,许多市民建议,新湖泊应继承历史传统,命名“西湖”,本报对此进行报道,当时接受记者采访的园林管理处负责人认为市民的建议不错,表示会认真考虑对湖泊的命名。
10月份,最新的芝山公园规划图出炉了,在新的效果图上,湖泊就标名为“西湖”。漳州市建设局相关人士也确定,已将湖泊定名为“西湖”。
11月15日上午,漳州市区芝山路的芝山脚下,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芝山公园改建工程终于开工。
漳州市政协提案委李科长说,经过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呼吁后,2009年,市政府就有意要投入资金改造芝山公园;2010年,改造芝山公园被列入市民生工程的后备项目,但当年由于资金问题未能开建;到了今年初,芝山公园被列入重点后备项目,在市政府的重视下,终于投入巨资进行改建。
一期工程将于明年10月建成,届时市民就可以登上芝山,瞭望山脚碧波荡漾的西湖。
28日,在芝山公园的建设工地里,10多辆大型土方车来回穿梭,多辆挖掘机在开挖着大坑,“这个坑是做湖泊的,以后要放水进来的”。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土方开挖已过半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未来西湖的大坑已初现雏形。(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陈群 萧镇平 周杨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