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龙岩旅游: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华丽转身”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9

  【核心提示】

  龙岩旅游,破茧成蝶,在缤纷的世界旅游中独树一帜:

  永定土楼,在1986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2008年,永定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又以“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基尼斯纪录,成为世界基尼斯记录的重要一员。

  国家地质公园连城冠豸山,朝着世遗目标保护中开发。

  龙岩旅游,形神兼具,以国际的眼光审视自我、超越自我,以立体的传播和展示理念,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奥运冠军”携手出场。奥运冠军何雯娜、石智勇、张湘祥、林丹,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是龙岩旅游的形象大使,透过他们可尽情品味“冠军龙岩”。

  龙岩旅游,以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蓝图。红色旅游、宜居旅游、民生旅游、经济旅游,亮点纷呈。

  旅游龙岩,走进福建土楼,瞻仰古田圣地,畅游冠豸山水。

  【崛起】 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2月20日,龙岩在北京举行 “福建土楼·客家永定欢迎您”旅游推介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四个国家的“金发碧眼”成为永定土楼的 “新楼主”,他们举起手中的钥匙,用不尽标准但却充满真诚的普通话介绍他们对土楼的印象。多个驻华大使在现场参加了推介会。“世界遗产地,欢乐新天地。——走进福建土楼,瞻仰古田圣地,畅游冠豸山水”,龙岩旅游再次发出高声的呼唤。

  “十一五”期间,龙岩全市接待游客年平均增长13.86%,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7.34%。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98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3倍;旅游总收入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入境游客12.5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6.5倍。

  产业培育

  旅游产业异军突起

  龙岩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列为全市“10+3”重点产业之一和第三产业龙头来培育。从资金、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

  2008年10月,龙岩市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以产业化理念做大旅游、以品牌提升做强旅游、以合力凝聚突破旅游”的新思路,按照“产业化、品牌化、项目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要求,打造“3916”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龙岩每年安排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重点项目配套、贷款贴息和扶持奖励和旅游宣传促销。

  专门出台《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旅游客运业的通知》、《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龙岩中心城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县(市、区)在全市旅游“一盘棋”的主导下,整合当地资源优势,出台相关政策,掀起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高潮。如武平县大胆突破“武平无旅游”的思维误区,以梁野山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村开发为切入点和突破点,确立了围绕“生态武平、客家圣地、心灵家园”主题,构建“一一三三四”旅游发展格局,形成大梁野山旅游、岩前宗教朝圣、中山百家姓古镇、武北红色之旅与生态农业四大旅游片区,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的发展目标。

  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古田会议会址、永定客家土楼考察后,龙岩市旅游业迅猛升温,到龙岩旅游的游客出现“井喷”现象。龙岩旅游产业步入快车道,主导产业的位置进一步得到巩固。

  项目支撑

  旅游产业强筋健骨

  近年来,龙岩旅游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和支撑,不断完善项目生成机制、跟踪落实机制、分级管理机制、挂钩协调机制等,充实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旅游项目进行常年跟踪、贴心服务,协调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问题,旅游建设项目呈现“数量多、投资大、内容新、进展快”的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成和开发建设旅游项目 84个,其中列为省重点项目的32个,为全省数量第一。全市旅游项目中,“十一五”已竣工46个,目前在建29个,做好前期工作9个。五年间,全市旅游项目总投资131亿元,完成投资76亿元。其中有45个项目总投资超亿元,永定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动漫科技产业园、龙岩美食城、紫金休闲体育公园、龙岩德兴国际大酒店均为投资额超5亿元大项目。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上马、建设和竣工使用,龙岩旅游产业筋强骨壮,旅游接待、产品结构都得到大力提升。

  旅游四星级饭店从“零”突破发展到7家,到2010年底在建旅游饭店有16家,并有2家金叶级绿色饭店,3家银叶级绿色饭店。

  全省十家品牌旅行社已有5家进驻龙岩,龙岩中元、龙岩山水两家旅行社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出境社;龙岩新中旅行社荣膺全省国内社“十强”。

  而正在加快建设的旅游项目,日益催生出龙岩旅游的新业态。

  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是龙岩市首个成功采用BT模式建设的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包括景区主入口建设、内部建设和景区出口商业购物街。项目建成后,规模和档次将走在全国景区的前列。仅一个生态停车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能满足8000多名游客同时到达的停车需求。目前该项目的游步道已建成使用,全程实行电瓶车与游客“人车分流”。

  龙岩动漫科技产业园是2010年省、市重点项目,是龙岩市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建设国际生态度假休闲知名旅游地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龙岩旅游转型升级的“加速器”。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娱乐、休闲、文化、科技、创意于一体的中国第五代互动式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自2010年3月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品牌打造

  旅游形象风采迷人

  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中,龙岩市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通过整合做大、提升做强、创新做优,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品牌效应明显。

  “神秘、神圣、神奇”是龙岩独具的旅游个性特征,以客家土楼、客家民俗为典型代表的“神秘的客家文化”,以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红旗不倒”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古田会议会旧址群”为代表的“神圣的红土地”,以惟妙惟肖、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冠豸山奇景”生态绿景观为代表的“神奇的山水”。同时,龙岩具有永定土楼和古田会议旧址两个全省十大旅游品牌,红色系列景点已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同时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经典景区”之中。龙岩又是张湘祥、林丹、何雯娜、石智勇等四位奥运冠军的出生成长地,可谓“冠军摇篮”。

  永定土楼2008年7月申遗成功以来,游客猛增。品牌效应凸显。永定客家土楼喜获“最古老、最多、最大、最高”等四项基尼斯纪录。湖坑镇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永定土楼获“2010年中国休闲悠优奖”,初溪土楼古村入选《中国最美的100个古镇》,“福建土楼·客家永定”品牌在海内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冠豸山成功列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遗产,上杭、永定县被评为优秀旅游县。长汀红色旧址群2010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成为我市第6家国家4A级旅游区;古田纪念馆和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被评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古田会址景区获得全国第二批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

  龙岩采取的“走出去、引进来”、联盟化的运作,加速了龙岩市旅游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

  2010年,龙岩市以上海世博会召开和“温福厦”高铁开通为契机,开展“乘高铁、观世博、游龙岩”大型宣传促销活动。在上海、北京举办“年年好·节节高——百团万人游龙岩”旅游推介会,盛况空前。2010年5月份,“百团万人游龙岩”正式启动,10家境内外的旅行社与龙岩签订合作协议,来自全国500强旅行社和台、港、澳、东南亚等境内外旅行商游览线路、感受龙岩之旅。

  从2009年开始,龙岩就开始了“合则双赢”的旅游战略,在第七届“海峡客家、欢乐龙岩”上,旅游推介会首次亮相深圳,吸引了珠三角旅行商的眼球。在当年12月,由龙岩市发起并主办,当年曾为中国革命留下惊天动地、震古铄今丰功伟绩的闽粤赣三省七市34个中央苏区县,成立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通过了《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古田宣言》,共同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精品品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共同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建立旅游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同时还巩固闽南金三角、广东梅潮汕等旅游老客源基地,进一步加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旅行商的联盟合作,在客源地设立旅游办事处,开发新的客源市场。

  【嬗变】 从资源到产品的“华丽转身”

  龙岩“神秘的土楼”“光辉的圣地”被列为福建十大旅游品牌,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国家地质公园连城冠豸山吸引众多的游客……“十一五”期间,龙岩旅游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产品大市的“华丽转身”。

  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产品优势、发展优势。这是龙岩“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制胜关键。

  龙岩是旅游资源大市。山水生态代表连城冠豸山早在1987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区”,2000年荣获国家4A级旅游区称号。

  永定土楼振成楼被称为“土楼王子”,在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与雍和宫、长城并列为中国三大建筑,模型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览会展出。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被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拥有着如此众多的资源,加之交通设施的改进,龙岩的旅游吸引力是否会自然提升?答案不尽然。

  “拥有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游客,只有把资源转化成产品,才真正具有吸引力与号召力。”龙岩市旅游局局长刘先裘对此深有感触。

  他接手旅游局局长所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航班公关”,连城冠豸山机场在运行一年后,上海——连城的航班因为乘客少而准备停飞,有一次乘客才7名。在经过一系列谈判后,航班续飞。此后,通过将包括冠豸山在内的龙岩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包装、推广,到上海、北京等地举办龙岩旅游推介等一系列措施,航班第二年乘客率就达70%,在2010年达到80%。

  通过五年的发展,龙岩在全国的旅游大局中、海西的旅游战略中,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清晰、准确定位,整合现有旅游资源,转化和提升旅游产品,形成了蕴含龙岩独特历史、人文、自然的特色旅游产品。

  红色圣地游在进一步加强对古田会议旧址进行保护开发的同时,引入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元素,实现红色旅游产品由静态开发拓新为现代的动态开发、由单一陈列展览转变为互动式寓教于乐的旅游产品。

  自然生态游除了对世遗永定土楼、连城冠豸山等产品多元开发外,还着力打造富有农家风情的乡村旅游,回归旅游的山水本色。建成了民俗风情型、休闲度假型、回归自然型等一批乡村旅游点。上杭五龙村和漳平永福被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新罗区洋畲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第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被誉为客家祖地的龙岩,这几年建成或在建的客家族谱博物馆、客家文化博物馆、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海峡客家文化城,为客家人的归根谒祖供了一个跨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承载空间,牵动了广大客家人的思乡之情。

  从资源到产品是龙岩旅游产业正在实现惊人变化。

  【攻略】 营销城市名片 

  旅游,是一个城市最具灵气、最具活力的名片。

  推广旅游,就是营销城市名片。营销龙岩旅游,就是在展示龙岩由内而外之美、传播龙岩由形而神之美。

  这是在“十一五”期间,龙岩旅游发出的强音。

  迈开大步、走向世界的龙岩旅游,遵循“全方位开拓、深层次运行、大范围推广”的原则,整合资源,利用各类媒体、影视创作等载体和节庆等契机广为传播,唱响了一曲立体营销之歌。

  节庆——带你走入龙岩欢腾之旅。“海峡客家、欢乐龙岩”已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个旅游盛典。围绕打造“海峡客家”品牌,从成功举办各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2009年该盛典提升为国家旅游局主办的海峡旅游博览会活动之一,进一步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龙岩旅游业以冲出土楼的非凡魄力,加大推介力度。今年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了“年年好、节节高,百团万人游龙岩”专场推介会。在北京推介会上,两岸旅游强区的福建厦门、武夷山、永定和台湾基隆、金门、澎湖六县市达成旅游联盟,发布“山海楼·基金澎”旅游精品线路。龙岩,以其红色圣地和原生态的建筑、山水,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龙岩,成为都市人们向往的旅游理想之地。

  高端——旅游营销以国际的眼光展示自我。客家原生态歌舞集《土楼神韵》走进国家大剧院,展示客家人的传奇。借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的影响力量,龙岩旅游登台亮相。央视《朝闻天下》、《海峡两岸》等栏目持续播出龙岩旅游形象宣传片,永定土楼在央视《探索·发现》专栏播出,引起全国观众关注。

  影视——带着旅游重温在龙岩大地上曾经的轰轰烈烈与传奇。大力支持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和历史文献纪录片《古田会议》的制作与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拍摄《邓子恢》、《下南洋》等影视作品。通过影视,引起国内外观众对龙岩的瞩目的同时,展现龙岩红土地的光荣历史。

  网络——点击龙岩旅游随时随地。在2009年开通了“中央苏区红色旅游网”,使龙岩旅游、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海西旅游的宣传在网络营销取得较大突破。

  旅游龙岩,走进福建土楼,瞻仰古田圣地,畅游冠豸山水。在“十二五”开局之时,龙岩正在全力打造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高营光 陈长帮 文/图 策划:赖才魁 黄如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