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2011年全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在三明永安召开。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扬标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要求各地转变观念,以2011年为起点,开创十二五期间旅游市场开发工作新局面。
一要转变观念,着力提升整体营销意识。近年来,我省旅游宣传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线路推介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旅游促销手段由传统大篷车、手提袋、书画宣传册向影视互联网等转变,客源追求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但从宏观上看我省营销工作还存在着重开发、轻营销,各自为阵,投入不足,手段单一等问题。省局为各地搭建了系统、多元的平台,如今年第七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将如期举办,此外,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以及省局牵头参加的兄弟省市节庆活动、境外推广活动不少,希望各地市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报名,有效地借助这些平台,牢固全省一盘棋的营销思想,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福建旅游的整体营销中立足地方特色,共同做好“海峡旅游”宣传。
二要突出特色,大力培育多样化旅游产品。今年要针对目标客源市场,围绕我省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四大增长点”以及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重点打造生态、滨海、文化、红色等旅游产品以及温泉、邮轮等旅游新业态,逐步形成适销对路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全省主推以武夷山、福建土楼、泰宁丹霞、和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等世界级品牌,各设区市既要围绕全省主打品牌抓好产品建设,又要各自推出有代表性的产品项目,如文化旅游要围绕中华文化旅游年认真组织办好一市一节,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滨海旅游要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契机,加大海岛旅游的开发力度;红色旅游要借力建党90周年和胡总书记视察五龙村,创建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旅游新业态要大力培育温泉康体、旅游房车、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等市场新热点。此外,要结合动车开通推进沿海动车线旅游区一程多站式旅游产品线路的研发和营销。在推进旅游精品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旅游形象的稳定性,又要发挥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既要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又要大力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
三要创新渠道,有效运作现代营销平台。电视媒体方面,省局今年在原有的平台基础上也做了很大的提升,如在央视的新闻频道、春节、两会栏目,上海火车站、香港地铁站以及海峡卫视等都新增了大量的宣传,辐射面比原来更广了。平面媒体方面,中国旅游报和刚刚改版的海峡旅游杂志,以及与海峡都市报合作推出的海峡旅游周刊、省局在全省三星级以上酒店设立的海峡旅游宣传栏等都为各地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口径。网络媒体方面,在原来海峡旅游集群网站的基础上,外文网站已达到11个,还有福建海峡旅游台湾网、海峡旅游北美网等平台等,不仅包含海峡旅游资讯的介绍,也形成了面向市场、面对公众的在线服务体系,如海峡旅游(台湾)网、12301热线等,目前也逐步推进智能化“三个一”项目建设,推动网上超市的运营。邵局长在今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抓住三网融合快速推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机遇,推动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智能旅游的发展是福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部分,各地要配合推进智能旅游创建工作,未来五年要强化智能旅游的核心工程,实现规范。综合以上,今年,省局牵头在各类媒体的宣传平台均有所增加,地市应积极地协助、配合,在保证福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的前提下,力求有自己的个性化推广。
四要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中华文化游”主题,使各项节庆活动效益最大化。各地市要围绕中华文化游的主题,有效整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延续“一市一节庆”的良好态势,开展好有代表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重要的节庆要年年办、定时办,使之成为地方特色品牌。节庆活动要有鲜明的主题,要精心策划内容,推出丰富的精品旅游线路;参加对象要多邀请目标客源市场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旅行商和媒体;要推进项目落地,加快产品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力求效益最大化,争取高投入有高产出、小投入有大产出。二是先行先试,推动闽港澳台旅游合作再上新台阶。港澳台是我省最重要的传统客源市场,每个时期、每个发展阶段都要下大功夫做好推广工作。今年,在台湾市场方面,省局在积极推动个人游的大方向下,着力深度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定期邀请台湾重点旅行商和主流媒体来闽考察、踩线,各地市要积极做好配合接待工作;同时,要认真办好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中国武夷山旅游文化节等涉台节庆活动。在构建海峡旅游圈方面,主要是发挥“小三通”黄金通道的优势和动车即将延伸到深圳香港的有利条件,深化各地旅游企业与台港澳业界合作,联合推介两岸四地“一程多站”旅游线路,逐步形成海峡旅游圈,推动闽港澳台旅游合作再上新台阶。三是深化合作,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发展机制。全省要以整体形象为核心,以“一品一策”、“一地一策”为基础,实施“成片包装、成区促销”,通过区域合作,建立无障碍旅游区,扩大共同客源市场。省内主要形成以福建土楼、大武夷旅游区、动车沿线为串联的三大旅游区,实现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对外要加强“9+2”旅游合作区域、闽粤赣十三市、闽浙赣皖十四市等经济协作区平台之间的区域协作,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竞争合力。
相关链接——
通稿:开好局 起好步 全面推进我省旅游市场工作再上新台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