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入口,源和1916动感十足。
园区道路旁,处处可邂逅新锐画家展示的创意艺术作品。
改造后的老厂区,环境怡人,令人如置身花园。
泉州鲤城新门街北侧,龙头山东麓。
在一片婆娑的榕荫与椰影掩映下,几十幢颇具闽南风情的青砖绿瓦建筑装饰一新,一块块木制的招牌,在冬日暖阳照耀下质朴自然而动感十足。
这里就是福建最大的创意产业园——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去年以来,已有62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其中三分之二是设计企业,所以,这里又博得“海西设计之都”的美誉。
百年老厂华丽转身
1916年,晋江青阳庄氏两兄弟开始生产源和堂牌蜜饯,近百年过去了,如今它仍是泉州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上世纪50年代,在公私合营浪潮中,源和堂蜜饯厂在鲤城龙头山下应运而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泉州最早创办的国有工厂之一。随后,在源和堂厂周围,面粉厂、麻纺厂、油厂、电视机厂相继落地,形成了泉州早期颇负盛名的工业区。
上世纪90年代后,泉州一批国营老企业因经营机制问题,走上关停并转之路,龙头山下的源和堂厂区也由曾经的繁华走向衰落,厂房里响了近半个世纪的机器声沉寂了,老厂区到处堆满垃圾,成了野猫野狗搭窝出没的乐园。
2010年5月,福建创投集团旗下的福建创新传媒有限公司看中泉州龙头山下这片厂房。这时,厂房及土地早已归属泉州国资委辖下的中侨集团。经过多轮磋商,创新传媒与中侨集团、泉州民企筑城设计机构达成协议,三方合资成立了一家文化创意运营公司,以源和堂等老厂房为载体,打造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平台,吸引工业、服装、动漫等设计为主的企业入驻。根据协议,运营公司租赁源和堂蜜饯厂、面粉厂等老国企土地188亩,厂房面积10万多平方米,经营权限20年。
作为泉州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源和1916创意园区在开发利用中,十分重视保护工业建筑及生态,展示文化创意魅力,努力把园区打造为创意空间、艺术广场、时尚街区、商务办公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园区。园区在改造中保留旧厂房、办公室的结构与loft阁楼基本结构,对建筑外部进行必要的改造、修补、装饰,注入新的创意产业元素,既传承泉州工业文化脉络,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激活了资产,创造新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去年5月运营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一期74亩源和堂蜜饯厂老厂房的改造。二期改造已完成设计方案。“改造前,这里旧厂房、旧仓库租赁给一些个体户,年收入仅几百万元。整个园区改造完成后,入驻企业有望达到300家,年产值16亿元,税收1.5亿元。”傅毓崎说。
今年元月8日,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之日,举办了工业设计展、中国意大利现代艺术综合展等艺术展,并举办原创音乐表演人体彩绘、cosplay表演、创意市集等行为艺术表演,引起国内文创界的关注,源和1916因此一炮打响。
打造海西设计之都
源和堂9号楼,原是蜜饯厂腌制车间。曾几何时,这里整日飘出的是盐和糖混合着果脯的味道,如今,这里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童话世界。
刷得光鲜清洁的青砖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线条简洁、意境清新的写生图,透明的玻璃橱窗里,摆着一件件创意陶瓷艺术品,有造型现代表情古典的仕女瓶,有体态丰腴表情宁静的佛手瓶,还有装饰着亭亭荷叶的细腰陶罐……
这是创办不久“禅泥文化艺术创意工场”。主人廖小军今年才23岁,是中国美院陶瓷专业的毕业生。“去年,我在浙江白马湖畔和老师合办设计室时,一次在互联网上偶然接触到源和堂创意园的介绍。今年春节我到泉州与母亲一起过年。经过新门街道买油时,看到源和1916的招牌,一下子被吸引了,看到那些闽南老厂房在老榕树的环抱下,充溢着深沉、自在的意境,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返璞归真的感觉,就决定在这里创办我的第一个创意艺术工场。”讲述和源和创意园的缘分,小军微微陶醉。
学陶瓷设计的廖小军是江西抚州人,在这里,他不仅找到自己创业的理想场所,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设计的作品,有的属于湖田青影的风格,需送到景德镇烧制;其他的白瓷作品,可以就近联系千年古瓷都德化的企业烧制。“一件十几厘米高的湖田青影佛手瓶,可以卖1800元,售价是普通工艺瓷的十几倍,这就是创意设计的附加值!”小军一边指着橱窗上的佛手瓶,一边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源和创意园,像禅泥工场这样的设计室,比比皆是。据运营公司总经理彭峥介绍,园区在招商时,就明确了企业入驻的门槛,坚持以创意设计为主导,着力把源和堂打造成海西创意设计之都。目前,一期70多亩、30多幢楼,招商入驻企业62家,其中有40多家是工业、服装、陶瓷、美术、动漫、建筑、园林等设计类企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源和创业园,是名副其实的设计者乐园”。 说这话时,彭峥脸上挂满兴奋。
以设计为主导,凸显源和创业园不同于一般创业园的特点,也是一期最大的亮点。著名的世界级艺术大师蔡国强对这种专注于创意设计的运营理念十分欣赏,今年内就5次来园考察,最终决定在园区内创建泉州当代艺术馆。
蔡国强祖籍泉州,在家乡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当代艺术馆,是他很久以来的一个梦想。泉州当代艺术馆分新建馆与改造馆两部分,新建馆选址泉州笋江公园内,而改造馆便选中源和1916创意园内的面粉厂和麻纺厂旧厂房,面积近100亩。根据有关协议,这一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13亿元,由蔡国强担任总策划,美国全球文化管理公司(GCAM)总裁、著名的纽约古根海姆艺术馆原馆长托马斯·克伦斯负责项目总体策划,美国著名当代建筑设计大师、普立兹奖得主弗兰克·盖里先生负责建筑设计。“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泉州当代艺术馆以世界少有的规划设计强大阵容受到全球瞩目。
2011年2月,蔡国强携好友托马斯回到家乡,看到面粉厂和麻纺厂充满闽南文化特色的旧厂房,大为震撼。面粉厂里有30多个储存小麦的储存罐,每个50多米高。蔡国强工作室决定在保留旧厂房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当代艺术展馆。面粉厂改造结束后,这里将委托30-40位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创作永久性艺术品,而麻纺厂改造后将成为海峡两岸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交流和展出基地。
“为泉州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中心乃至核心,”蔡国强不止一次对家乡的记者说:“我们有决心将泉州当代艺术馆打造成世界级的当代艺术馆,打造成一个能够吸引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来泉州参观的新亮点,也为泉州留下一座传世的标志性建筑!”
“泉州当代艺术馆的建成,使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成为面向世界的舞台。”彭峥兴奋不已。
让创意服务创意
鲤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天凯说,泉州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但鲤城作为这一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国内先进地区,与其历史上的文化地位很不相称。为此,鲤城区把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加快鲤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鲤城城区品位的战略举措。
12月8日,记者走进源和创意园正门,迎面看到的一号楼,正是原源和堂蜜饯厂的行政办公楼,改造后入驻了9家企业,这些企业是清一色的设计公司,包括功夫动漫、先知先觉广告设计等,全是新创办的,创立者都是年轻人。
“这里是园区的服务孵化楼,三层1000多平方米,内部做了初装修,设计企业不仅可拎包入驻,而且房租享受每平方米20多元的优惠,只有新楼房租的一半。目的是扶持年轻的创业者,培育未来的创意设计精英。”彭峥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
扶持帮助创业者,让源和1916创意园成为创业者成长的平台,这是创意园创办、经营和管理者的心愿。园区从挂牌起,就成为华侨大学、泉州师院、黎明大学美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园区专设公共展示厅,是青年学子展示创意作品、开展舞台走秀的理想场所。
为解决入园之新创小型、微型设计企业的资金问题,运营公司联系工商银行,中信信托等金融机构给入园的创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鲤城区委、区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入园创意设计公司给予房租补贴等扶持措施,省、泉州市、鲤城区三级政府都出台政策,将源和创意产业园列为重点创意园区。
“我们将环境改造喻为筑巢,创意艺术人才喻为凤凰。但我们的理想不仅仅是筑巢引凤,我们更希望能够将技术、生活、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定期的艺术活动、创作展览,使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成为艺术作品展示、艺术工作者与艺术爱好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也将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打造成泉州乃至福建一流的文化艺术聚集地。”在展望未来之路时,彭峥表示:“我们将坚持‘创意服务创意’的理念,以此激发灵感、催生创意、变现创意,最终实现‘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目的。” (刘益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