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省市专家建议挖掘历史文化 增添内河魅力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4

  福州城区内河密布,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有效发掘内河的历史文化,成为此次内河综合整治的一大重任。昨日下午,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特邀省、市有关专家,召开福州内河历史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为挖掘福州内河历史文化、建设特色内河景观提出了很多建议。

  传承内河历史文化

  福州历史悠久,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山水变迁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硕说,治理福州内河,打造内河品牌,不仅要挖掘内河自身的环境价值、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更要挖掘内河的文化价值。在内河整治中,要力争做到每条河都是一个景点,每条河都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将全城的内河景观串联成一个整体。

  陈硕表示,内河文化的恢复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互动。在英国,牛津剑桥赛艇就是一项很好的传承文化的活动。据介绍,从18世纪至今,这项活动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承载泰晤士河每年一度的品牌活动。福州也可以借鉴、参考,以增加市民对内河的认同感、亲切感。

  以民俗文化搞活内河旅游

  民俗专家方炳桂是地道的福州人。方炳桂从福州内河与民间俗语、内河与民间信仰、内河与民间习俗等方面,阐述了福州内河对闽都文化的重要贡献。据介绍,以前,福州城区内河交织,有1000多个道头(码头),每个道头都有传奇故事。如水部的尼姑道,福州民间四大传说中的“李登官卖妻”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这些道头故事记载了文化,也记载了民俗的内容。

  方炳桂认为,这些民俗资源的开发,可有效促进福州旅游的发展。今后福州开通内河旅游后,可以将部分船只设计成连家船的样式,内设茶座,游客在边喝茶边观赏沿途风光的同时,还能聆听到有福州特色的民俗文化传奇故事。

  以地名传播福州文化

  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认为,结合此次内河综合整治,应挖掘福州内河沿线地名的由来,让游客“知其名,更要知其所以名”,以通过这些地名,引申各种典故,不断延伸介绍福州的民俗文化、动人的地方故事等。

  卢美松还建议,福州内河文化展示馆进行内河文化展示,要结合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表现出福州这座城市与内河的关系。

  借助高科技再现奇观

  福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林璧符虽然不是地道的福州人,但在福州生活了40多年。他认为,有福之州是一座宜居城,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内河。“我觉得,福州的内河更胜秦淮河。”

  福州许多内河有潮涨潮落,在古时,就有“圣君殿前潮水两头涨”的奇观。据介绍,发生这样自然水文奇观的地方不只一处,过去的双抛桥、澳门桥等处,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观。在三通桥下,还能看到三条河同时涨潮和落潮的景象。如今,这些景观都难得一见了。林壁符建议,这次内河综合整治中,希望借助电脑等高科技技术,有效控制水闸,以再现当日潮水奇观。(李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