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中国行”北京主题日活动现场上,传承人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
北京市民在闽茶品尝区品茶。
“闽茶中国行”北京主题日上,茶艺小姐向来宾敬茶。
文化事件的影响力往往是持久、深入和渗透式的。12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以“多彩闽茶、闪耀京华”为主题的“闽茶中国行”北京站活动受到了京城媒体的聚焦,而这一活动对庞大的茶叶市场乃至整个中国茶产业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
一个产茶省份,从文化的高度,将区域内主要的茶叶品种和精英茶企整合为一个“全明星”阵容,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大型的主题活动,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同时,这也是近年来福建在省外举办的层次最高的一次茶产业推介。
值得关注的是,“闽茶中国行”的主办方是一种“立体式”的构成:媒体、相关省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产茶区政府。各个主办和承办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牵手茶商茶农,联合打造一个高端平台,让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闽茶通过这一平台闪亮登场,塑造整体品牌形象。这样的联合推广行动无疑是一种模式的创新,其市场效应和文化、公益色彩是企业的单一行销活动所无法实现的。
“闽茶中国行”北京站创造了几个“之最”:汇聚茶类最全,乌龙茶、白茶、红茶、茉莉花茶等福建代表性茶类齐聚一堂;展示名茶最多,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金骏眉、永春佛手、福鼎白茶、福安坦洋工夫等将纷纷登台;参与茶企业阵容最强,华祥苑、八马、品品香等十多家最具代表性的闽茶名企上演了一场“群英会”。
活动内容的策划体现了多层次、全方位和新视角。“闽茶赋”环节通过别出心裁的沙画艺术表演,突出了“闽中茶品天下高”的文化背景;为了表彰茶界精英为闽茶产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7家企业被授予“闽茶功勋企业”奖,4家企业被授予“闽茶明星企业”奖,而安溪县政府、永春县政府、福州市农业局、福安市政府则分别被授予“中国茶产业功勋县”、“中国最具潜力产茶县”、“茉莉花茶复兴奖”和“闽茶中国行’最佳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八马茶叶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铁观音制作技艺带到了活动现场,传承人即席进行的摇青、包揉等手工表演,让观众对古老而神秘的制茶工艺有了感性认识;品香茶业进行了一款20年老白茶慈善拍卖,最后以300克4.8万元成功拍出;以“赢在未来”为主题的高峰论坛,邀请知名经济学者与茶企茶人展开对话,为闽茶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在国家鼓励、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福建茶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起点。福建茶业已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量、单产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数、茶类发祥地、茶树良种数量、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八大指标全国第一。2010年涉茶产业产值超过35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茶叶第一大省,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涉茶人数超过300万人,千家万户的茶农因此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全省茶叶牌子上万个,真正形成规模效应和影响力的品牌为数不多,整个茶产业处于转型升级,通过文化注入提升附加值的关键阶段。
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共同主办,《海峡茶道》杂志社、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具体承办的大型茶文化、茶产业系列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闽茶中国行”于2010年6月在福州正式启动,计划用几年时间,以“抱团出击”、联合推广的模式,在国内主要城市通过举办发布会、推介会、论坛、招商加盟、茶艺表演等,宣传闽茶文化,推动闽茶产业发展。
在北京站之前,“闽茶中国行”已先后在台湾、上海、河南举办了三场大型的茶文化推广活动,所到之处反响热烈,直接带动了福建茶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
“抱团出击”,是为了赢得未来。“闽茶中国行”已成为福建茶叶塑造整体形象的先锋之旅,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文化之旅也将为提升人们的健康素质,倡导高雅生活方式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出贡献。(何光锐)
闽茶十年大事记(2001-2011)
●2002年9月12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等6家主办的“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在福州隆重举行,这是福建省首次举办大型茶业展会。
●2005年6月10日,“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启动。在3年时间里,安溪分别在广州、深圳、北京等16个安溪铁观音主销城市举办不同主题的茶事宣传活动。
●2005年6月,武夷山茶人江元勋、梁骏德、北京茶客在传承正山小种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创新工艺,研制成功“金骏眉”,一上市,很快在茶市中形成了一股红茶冲击波。
●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9月28日,由天福集团投资2亿元创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全球第一所民营茶业高等院校。
●2007年国家博物馆收藏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茶叶。
●2007年11月16日~20日,首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泉州举行。
●2008年6月14日,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10月18日,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福州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0年3月29日,由“印象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阅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上演,使武夷岩茶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2010年年底,福建茶业已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普及率、特种茶数、茶类发祥地、茶树良种数量、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八大指标居全国前列。
●2011年6月18日,安溪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建立“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这是全国唯一一所茶学本科院校。
●2011年6月22日,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9月,福建省财政厅出台鼓励茶企上市融资,制定了《福建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和《福建省“十二五”茶文化产业规划》,为现代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政策。
●2011年9月14日,天福茗茶在香港挂牌招股,成为“中国大陆茶业的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