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黄金周,厦门荣登境内旅游目的地第一名宝座,这是件大喜事。 ”原市文化局局长彭一万说,不过在致喜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厦门旅游仍非尽如人意。如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还需要“三向”和“三加”。
彭一万告诉记者,一向,即向地下进军。现在厦门到处人满为患,地面活动太多,我们能不能充分利用厦门的地下空间呢?世界上有很多先进城市都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比如日本的东京、大阪,法国的巴黎,国内香港等,除了地下铁路和公路之外,还有地下停车场、商场。日本的地下建筑最大深度甚至有8层楼。我觉得,厦门有山有海,在山间、海底都可以建隧道,山腹中可以建停车场,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防洞为民生和旅游服务,甚至很多人防洞可以当作停车场。
二向,即向岛外进军,让人们到海上去,开辟海上桥城厦门游,请游客乘坐轮船欣赏厦门每座大桥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你知道么,厦门的桥,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漂亮的。我们还要将农家乐和渔家乐进一步做强做大,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引到岛外去,品尝地道的厦门菜和闽南菜。我也建议,厦门可以重评“二十名景”,新的名景要向岛外倾斜,把客人引向岛外。
三向,即向文化强市进军。我们国家要建设文化强国,福建省要建文化强省,厦门就该建文化强市,很多人对厦门的文化没有自信、自觉,也不想自强,觉得厦门的历史太短。事实上,厦门有远古文化———2000多年前同安许滢在汉武帝时带兵驻扎同安,镇压叛乱,并引进中原文化;有中古文化———同安苏颂即是科技文化的代表;有近古文化———通洋裕国的郑成功文化;到了近代,有海洋文化,以及随同引入的西洋戏剧、美术、医学等;到了现代,有华侨和教育文化;到了当代,则有生态文化节庆文化。有这样斑斓多彩的文化,厦门应该自信满满地打造文化强市。
“说完‘三向’,该说‘三加’了。”彭一万认为,第一加,是加大旅游投入,我们得承认厦门有一定的旅游投入,但远不如其他城市,宁波一个小小的慈城镇,就投入17亿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我认为,厦门岛内再建个古城公园就行了,岛外却要把天竺山和中山华侨公园建设起来,并完善园博苑。同时可以考虑建起小吃一条街,可以在五缘湾建漆艺文化创意园,做大做强五缘湾的博物馆群。
第二加,是加强城市管理。厦门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还得向更先进的城市学习,如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它们的城市道路还不如我们宽呢,车辆又比我们多,但交通秩序有条不紊,这提醒我们,该多学学人家的长处,在城市中留些空白给未来的停车场。总之,厦门做出不少成绩,但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城市管理应该更受重视。
第三加,是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包括管理经营、创意、策划设计和导游人才,所谓“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旅游也需要创意,别像今年的春晚一样,灯光舞美背景都无比华丽,但内容苍白单调得可怜,没有一丁点儿创意。
还要多提一句:厦门搞旅游,不仅要吸引国内客人、关注台湾客人,还要重视华侨和港澳客人,厦门璀璨的华侨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发现,现在来厦投资的华侨和港商没有以前多了,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市民声音
学习借鉴香港经验
市民范女士:《厦门商报》关于第一背后的反思很及时,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公司上班后看到报纸就开始讨论。很多同事认为应该学习借鉴一下香港的经验。去过香港的人知道,只要一进入香港,导游就要给每个游客提示在香港需要遵守的基本文明要求,有的还给一张提示卡,真的很不错。
处罚不文明游客
网友“淡淡的烟草味”:把乱丢垃圾的责任全怪罪到游客的身上,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厦门的国内游客能多过香港、新加坡、泰国、澳门?为何国内游客到这些景点就不敢乱扔垃圾? 关键在城市的管理!对于文明的游客就要表扬,不文明的游客就应该处罚,而且力度要大。还厦门一座美丽干净的城市!
出台文明旅游法规
网友“czjxmdd”:三亚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没做足功课,被全国游客声讨谴责。厦门应该从中有所启发、有所警醒。及时出台相关的“文明旅游”法规细则,并广为宣传。鼓浪屿上应该实行人流限制,不能为了钱而毁了环境。
限制游客人数
市民鲁先生:如果总是只停留在增加保洁员等手段来确保景区的卫生整洁,那是低效的。应该从限制旅游人数和建立制度着手。像鼓浪屿等正在申遗的特殊景点应设定景区开放日和开放时间。在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显眼的位置,建立文明宣传基地,而不是将这些地方留给广告商。长期的耳濡目染一定会有效果。
提升导游素质
导游小林:我们身上的小喇叭有时很关键,如果沿途一直不忘提醒游客应遵守景区规定,注意自己的文明举止,这样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导游都愿意这么做,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导游这么做,设置一些奖励等。另外,可以设立一个导游考评机制,导游的素质高了,会相应带动游客的素质。(龚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