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船政文化力争进世遗预备名录 两马游延至台湾岛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83

  抢救、管理、挖掘畲族文化迫在眉捷;划定“建设控制带”、“紫线”,保护船政文化核心地段;让文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将马尾闽安村打造成福州又一个历史文化街区……

  如何才能更好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将福州特色文化加以发扬光大,让福州特色文化重现辉煌?本次人代会上,如何进一步挖掘和保护船政文化、畲族文化等,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

  福州要乘十七届六中全会东风,建设文化强市。”福州市文化工作顾问、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启权表示,福州迎来发展文化强市的大好机遇。

  他说,福州今年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推进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有详细的规划。比如,整合闽都文化资源,挖掘民俗、宗教、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争取三坊七巷、福建船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合理开发永泰嵩口、马尾闽安、长乐琴江、仓山林浦和螺洲等历史文化名村(镇)资源。同时,福州今年将动工修复闽安村、台江上下杭等多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还将动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等。福州加快了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

  今后五年将打造“畲风海韵”旅游品牌

  一千多年来,畲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畲族文化。但现在畲族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畲族习俗日益淡化,大量的畲族文物疏于管理被盗流失,畲歌、畲语濒临消亡……人大代表呼吁,抢救、管理、挖掘畲族文化迫在眉捷!

  现状调查

  畲族文化渐渐被淡忘

  福州是畲族聚居区,畲族人口达到6万多人。畲族文化在福州地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近几年,连江、罗源的许多畲族村庄在畲族文化传承上令人担忧:在交通方便的畲村,畲族服装几乎见不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会唱畲歌,进入城镇的畲族青年大多连畲语都不会说;部分畲族人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部分畲药已失传或即将失传,专注练习畲族武术的人寥寥无几,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

  代表建议

  加大力度保护畲族传统文化

  人大代表邱红霞、张晓舒、钟莲珠建议,市政府在政策、资金上应加大对畲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把保护、抢救畲族文化列入议事日程,在财政预算支出中单列一项畲族文化保护专项经费,重点解决传统文化抢救、挖掘和管理问题。 

  部门连线

  重点建设龙山生态旅游区

  罗源县政府透露,畲族山歌、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罗源县将举办“三月三”乌饭节、“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等活动,展示畲家请祖、畲歌擂台、畲家拳术等内容。今后五年将打造“畲风海韵”旅游品牌,扎实推进霍口畲族旅游景区、龙山生态景区、罗源湾君悦酒店、鑫冠酒店、滨海城游艇俱乐部、正祥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2013年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

  罗源将进一步开发龙山生态旅游景区,将建成集畲族风情、漂流、野外拓展、观光农业、影视动漫基地、休闲、娱乐、度假等于一体的国家4A级畲族风情休闲度假综合性旅游区。

  将闽安村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闽安村,是马尾船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次人代会,陈清、江典佺、赵平新、吴强、陈金发等代表提出建议,开发闽安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闽安村列入福州市重要历史街区开发保护。

  现状调查

  闽安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闽安村(史为闽安镇),自唐至清均为福州重要的军事与海上贸易重地,为全闽四大名镇之首,现有千年古道、闽安棋盘山、闽安龙门摩崖石刻等丰富的自然风光景点,是福建省涉台文物保存最丰富、分布相对最为集中的古村落之一。

  闽安村2009年被评为“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12月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代表建议

  将闽安古镇打造成船政文化旅游景点

  陈清、江典佺、赵平新代表建议,要投资改造闽安古镇,重视发展闽安历史文化,使其成为闽安船政文化旅游景点。

  吴强、陈金发代表建议,将闽安村与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一起列入福州市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

  专家点评

  闽安协台衙门已修复

  黄启权:马尾区政府十分重视闽安村的保护利用工作,现已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保护规划与旅游规划。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闽安协台衙门已修复,迥龙桥也将进行修复。

  文化搭台 让茉莉花茶产业转型升级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在福州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茉莉花及其产业如何保护与升级?昨日,人大代表傅天龙、陈健、池声旺、蒋维、岳清华等共同提出了用文化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现状调查

  大力保护和坚持传承茉莉花茶文化

  茉莉花在福州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茉莉花渐渐淡出福州人的生活。全市茉莉花的种植面积从13万亩降到不足5000亩。

   我市多年来致力于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和传承,倾心打造民族品牌。去年10月24日,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中国·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的称号,奠定了福州茉莉花茶在世界的地位,并给予福州昔日泛船浦茶叶市场“历史茉莉花茶出口第一街”荣誉称号。

  代表建议

  打造世界茉莉花生态农业主题观光园

  建议一:建设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并打造世界茉莉花生态农业主题观光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集茉莉花茶博物馆、茉莉花茶研发中心、创意工作室、电子商务平台、人才实训基地等于一体,致力于对福州茉莉花茶的开发、保护、传承,倾心打造一条以茉莉花文化为主线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线路。

  建议二: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茉莉花茶文化旅游观光市场,重塑昔日泛船浦茶叶市场的繁华,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茉莉花茶文化旅游观光市场。

  建议三:建议以“市花”美化榕城,打造“满城尽是茉莉香”的都市。市园林局在今后城区绿化中,可以考虑适当选用茉莉花,可以用内河把一些公园广场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绿岛链”。

  专家点评

  要创新“窨花工艺技术”

  黄启权:茉莉花作为市花要广泛普及。“窨花工艺技术”是福州的特色,在全国也是“一枝独秀”。今后在发展茉莉花茶产业上,要对“窨花工艺技术”加以创新,创造茉莉花茶品牌文化,形成茉莉花茶产业链。

  船政文化力争今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代表们建议,划定“建设控制带”、“紫线”等保护船政文化核心地段。

  代表建议

  划定“建设控制带”“紫线”

  保护船政文化

  代表吴强、陈金发建议,建设马尾新城时要高度统筹规划、有效保护船政文化,使之成为马尾新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动力:

  一是规划部门召开船政文化规划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提出指导性意见,编制具体详细的船政文化保护区规划。

  二是在船政文化保护区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带”,通过城市规划对这个地带的建筑加以控制,保护船政遗迹的历史环境;在保护区范围之外的开发,提倡规划要适当适宜。

  三是参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在船政文化核心圈内划出保护界线,成为“紫线”,并向社会公布。“紫线”要包括保护的核心地段和外围控制区,“紫线”范围内的文物建筑要严格保护,不得拆除和改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不得影响、妨碍原有的船政历史风貌和通视走廊。

  部门连线

  “两马游”将延至台湾岛

  马尾区政府透露,今年将把马尾新城建设与文明建设相融合。

  今年马尾将争创船政旅游景点国家5A级景区;发挥三江口和琅岐黄金水道优势,引进发展游艇产业,打造闽江口旅游品牌;把“两马游”延至台湾岛,以船政文化遗址区为主体,做好马限山近代建筑、马尾造船厂船政遗迹、闽安古镇等文化遗址保护与修复,力争福建船政文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专家点评

  船政文化影响深远

  黄启权:船政文化是福州四大文化之一,在整个闽都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深远。保护船政文化在近期内要体现出成果,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放开发。(记者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