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会”5月18日开幕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卢雅
记者近日从福州市有关部门获悉,2003年中国(福州)海峡科技成果交易暨经贸洽谈会将于5月18日在福州金山新展城开幕。本届“海交会”将继续围绕“海峡、科技、经贸”三大主题,全面承接招商月功能。
今年是福州招商月创办10周年、“海交会”创办5周年。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招商月共为福州市合同利用外资近百亿美元,占全市招商引资签约数的一半强。为更好地将经贸会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全面推进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福州市从今年起将招商月活动更名为“海交会”,又称“5•18”活动。
今年“海交会”将首次启用位于金山新区的福州金山新展城,其占地面积共310亩,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主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它将是今年“海交会”的一个亮点。
据了解,今年“海交会”将有五大特点:突出成果展示和科技成果转化、突出国际性、突出载体招商和专业户邀请、突出海峡特色、突出项目准备。此外,“海交会”还将举办采购论坛、企业产品展示、政府采购招标会等;还将举办名牌、特色产品系列推销展示会,让有市场需求的行业或产品在主展馆以外设置附属展,与“海交会”形成众星捧月、展会汇聚的盛况,促进各行业的发展。
福州小吃 风靡台湾
肖 平
前几天,听说台湾的“大厨”想来福州学艺考证,勾起笔者一阵好奇,忙去找程天光、黄履冰当事人打探,竟引出一段趣闻。
他们介绍说,去年福州烹饪协会带着福州60个小吃品种,第一次赴台参加台北美食展。虽然福州小吃的展区位置较偏,但人气出乎意料的火爆,展台前参观者挤得水泄不通。特别是打肉燕的现场表演最为轰动抢眼。只听“同利肉燕老铺”的第4代传人陈君凡木槌一响,人就如潮涌来。本拟一天表演5场,结果一天表演了30场。
祖籍在福州的台北乡亲,对福州小吃情有独钟,许多七八十岁的老人行动不便,坐着轮椅来参观。一见到福州海蛎饼、油米时、肉燕、红年糕等,特别亲切。当他们听到打肉燕的木槌声时,回想起小时候在南后街的情景,已经有几十年没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福州小吃展台的亮相,使许多台湾少数民族大开眼界。他们从未到过祖国大陆,对福州更是知之甚少。亲眼目睹了福州小吃的制作方法,他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福州小吃把老百姓美好的愿望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去,又好吃又好听,真是美妙。我们要抽时间专程到福州旅游一次。”
福州小吃的抢眼表现,也吸引了大批参展的台湾同行前来拍照取经。台北中华美食交流协会前两天更“追”到了福州,希望能让他们的“大厨”来学艺考厨师等级证。除了想学几招好在台湾“长脸”外,协会的负责人还道出了另一层深意,“现在祖国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能拿个祖国大陆的厨师等级证,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位负责人说话间露出一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