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闲乐
网络侵权盗版问题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顽疾”。今年上海两会,市政协委员、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提交了一份侵权盗版治理提案,呼吁构建高效协同的版权保护机制,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网络侵权盗版的形式更加隐蔽、影响更加恶劣、追查难度更大,严重侵犯了创作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侯晓楠说,境外盗版网站已成为盗版传播的主要源头,这些网站数量庞大,利用服务器架设在海外的优势,规避国内监管,且监管部门难以定位到服务器的实际管理者。即使被举报查封,盗版运营者仍然能低成本重新开设网站,屡禁不止。同时,“播出即盗版”“发布即盗版”现象成为常态,热播剧集、网综、网络文学连载作品等在搜索引擎、浏览器、网盘等渠道都能轻松找到盗版资源。
“更严重的是全方位‘串联式侵权’。”侯晓楠说,浏览器、搜索引擎、盗版网站、短视频平台、网盘等产品间利用侵权盗版内容互相引流进而牟利,形成了庞大的盗版产业链。
“现在拍一部好剧的拍摄成本可能要好几亿,但是对于盗版者的最终判赔可能只有几十万、上百万元。”侯晓楠建议,要强化对搜索引擎、浏览器等服务提供商的监管,要求其主动审核把关,剔除侵权链接,对被反复投诉的网站降权处理,对主动制作、编辑、推荐侵权链接的行为重罚。可以采取惩罚性赔偿的方法来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情节严重的侵权盗版者采取刑事处罚,以有效遏制侵权盗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