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重点工作“九个聚力”——下更大力气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34
今年上海GDP目标增长5%左右
  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025年——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下更大力气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大力提振消费。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加快发展线上演播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提升入境人士消费便利度。
  着力提高投资效益。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建成2号线西延伸、18号线二期等轨道交通线。
  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离岸贸易。落实新修订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
  促进国企民企蓬勃发展。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完善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聚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精心办好第八届进博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海事仲裁制度建设,支持基地航司完善航线网络。加快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启动实施全球科技伙伴计划。
  加快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深化浦东综合改革试点。完成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实现基本功能落地运行。
  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推动出台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2.0版方案,建设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聚变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研究布局。发展高质量孵化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
  聚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五个新城建设,加大企业总部、研发创新等功能导入力度。持续推动南北转型,推动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园运营。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31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深化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级区块链网络上海枢纽。实施“模塑申城”工程。
  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2.7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进首批15个“沪派江南”风貌保护传承试点。
  持续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彰显城市精神品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
  加强高品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建成上海文学馆,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文化出海”政策体系。
  认真办好每一件群众关切实事好事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更加高效的政府治理保障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锻造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提高政府服务管理的质效水平,严格政府运行的法治要求,锤炼敢作善为的过硬作风。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办好每一件群众关切的实事好事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实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创新举办城市业余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办好世界赛艇锦标赛等国际赛事,提升上海马拉松等自主品牌赛事能级。
  聚力建设美丽上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建成5座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拓展优化绿色生态空间。打通外环绿道断点45处以上。新增公园120座,持续推动公园24小时开放。
  聚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建成100个“美丽街区”。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基层网格“多格合一”治理模式,完善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完善“三所联动”等机制。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建设65个社区微型消防站。推进应急救灾物资体系建设。
  聚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
  提高养老托育服务品质。新增3000张养老床位,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建设健康上海。启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等功能。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
  提升市民居住品质。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十四五”末总量达到60万套(间),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