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诸葛漪
“上海上海,一天到晚就知道上海”——2024年,“上海”表情包在演出观众群高频出现。伴随全球顶尖的拜罗伊特音乐节近日宣布首次进驻中国、落地上海,打造亚洲唯一驻地项目“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打飞的”去上海看演出又多了一个理由。
全国乃至全亚洲独一无二的热门巡演变驻演,不停亮相的新空间、新科技,令2024年上海演出市场独领风骚。
驻演“仅此一站”
“‘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将吸引全亚洲的瓦格纳粉丝。”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看来,演出盛事带动的文商旅“溢出效应”不容小觑。今年6月,柏林爱乐乐团首次中国驻演选择上海,4场交响乐、3场室内乐演出和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让全城沸腾。4场交响音乐会6000余张演出票5分钟售罄,超过40%的购票人群来自境外及全国21个省区市,上海大剧院咖啡厅销售额大幅增长约65%,附近餐厅营业额普遍增长30%—40%。
从巡演到驻演,“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逐渐照进现实。今年《剧院魅影》上海驻演59场,实现票房8000万元,约有16%的观众选择“跨城观演”,其中1%观众来自境外。
明年12月,英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将在上海进行为期8周的驻演,这是该版本全球巡演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虽然离驻演尚有一年,即将开票的这部音乐剧已让观众跃跃欲试。正在改造的上海宾馆辅楼将迎来沉浸式音乐秀《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全球首演,这是继《不眠之夜》上海版之后的又一大创制。
今年美琪大戏院进行技术升级,打造面向全国、亚洲的首演驻演剧场,除了计划中的《剧院魅影》,还有首次来华的世界当红剧目首演首秀。热门音乐剧《SIX》将成为美琪大戏院全新升级后的开幕大戏,开启上海驻演,这是《SIX》首次来到中国大陆,并在上海进行“仅此一站”驻演。
让观众走入“戏境”
亚洲大厦观众川流不息,成为全国演艺新空间标杆性范本。今年,上海再次先人一步,“国家队”走进新空间,为城市地标增添演艺色彩。明天,由上海沪剧院制作出品,上海精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一台好戏联合运营的环境式沪剧《日出》将在汾阳路150号百年老建筑内首演,至2025年1月5日首轮演出16场。
一台好戏曾在亚洲大厦推出首个环境式驻演小剧场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在杭州推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深受好评。为让观众走入“戏境”,《日出》根据老建筑空间格调,结合多媒体、光影秀和AI互动,打造集地方戏曲、装置艺术、互动于一体的全新演艺新空间。百年老建筑融入曹禺经典作品,观众拾级而上能感受到光阴流转。
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演艺新空间,上海杂技团魔术新生代培养计划打造“快闪魔术咖啡店”,观众边喝咖啡边看魔术,在60分钟快闪秀中体验到多样的互动。高频率打卡的文旅目的地,因“国家队”与剧场密切联动而生。
最新科技融入创作
转身面对巨大的穿衣镜,眼前出现虚拟世界中戴着面具、身着礼服的自己,进入美轮美奂的梦境。音乐歌舞超沉浸VR互动体验《巴黎舞会》正在环人民广场的上海机遇星球·IP Mall热演。通过佩戴体感轻巧舒适的全身跟踪设备,参与者们可突破物理空间的局限。实时的VR内容经由Wi-Fi串流技术贯穿整场,实现无缝串流。著名编导佟睿睿体验后表示,《巴黎舞会》革新了观演方式,它提示我们关于新科技的思考可以走得很远。
在上海,最新科技悄然融入院团最新创作。上海木偶剧团《银河系历险记》今年首演,首度在木偶剧中搭载AIGC技术,剧中的机器人“大为”是一个实时交互式智能木偶,它将语音识别、文本生成和定制化语音生成、本地化知识迁移等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与观众的人机交互问答,使木偶剧从单向表演跃升为深度互动体验。
40台投影仪打造出全景式投影空间,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国内首部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在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XR穹顶环幕实验剧场诞生。《巨物之城》创造性地引入移动双臂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主创团队以“演员录音输入、编程转码输出+AI合成”方式,对语音进行双重处理,实现机器人开口说台词,并调整三个机器人的音色、语调、语速细节。
导演戴炜表示,上海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重镇之一,机器人参与演艺,为相关产业找到多元化应用场景,有很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