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泳
昨天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来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消息:自1987年本市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24年11月20日,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234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1198例。报告死亡病例3173例。副市长陈宇剑出席活动。
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本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2例,较去年同期(1457例)下降12.0%;其中艾滋病病人547例,较去年同期(596例)下降8.2%。报告死亡病例181例,较去年同期(283例)下降36.0%。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自2019年以来本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呈持续小幅下降态势,疫情维持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经性途径传播仍是本市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经性传播病例占报告病例的96.3%,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52.1%,仍占较高比例。医疗机构就诊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仍是本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发现方式。此外,上海已连续15年无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记者了解到,上海始终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结合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防治责任与任务。全市在16区全面推进实施示范区建设工作,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并按照“2(即各区围绕‘扩大检测’‘多病共防’开展试点)+X(即各区结合实际,确定至少1项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共确定52项重点工作开展创新试点,积极探索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同时,聚焦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结合第六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项目,推动建立以疾控机构为纽带、社区为基础、医疗机构为支撑的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协同管理创新模式,推动规范治疗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水平提升。
全市在酒店宾馆、娱乐场所、公厕浴室、白领公寓、大专院校等投放安全套20余万只,多部门与本市社会组织合作,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场所,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动员检测等干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