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沿海高速公路沿线景区呈现火爆景象,游客人数成倍剧增。据市旅游局相关数据显示,“十一”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11余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旅游收入48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2%。
今年“十一”是我市福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交通瓶颈的解决,缩短了闽东与外界的距离,使我市旅游景区由原来的“冷点”变成了“热点”,开拓了我市旅游市场的新局面。
据了解,整个假期各市区、景点、景区内宾馆饭店出租率达82%,接待游客中过夜游客占一半以上,福州和温州是主要客源市场,占市外游客的80%。太姥山、杨家溪、三都澳景区是这次黄金周我市旅游的热点,仅太姥山山岳景区接待游客就达4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千多万元,杨家溪景区10月4日一天游客达一万多人。
这次“十一”假期我市旅游接待极少出现游客投诉事件,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业内人士评价本次黄金周我市旅游接待工作是健康、安全、文明、有序地运行。据了解,为了做好接待工作,有关部门节前做了大量部署,针对高速公路通车后出现的旅游吃、住等接待功能滞后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强了行业管理,确保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节后分析我市旅游市场时,业内人士认为,火爆的假日旅游市场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来我市的客源在各景区的分布极不平衡,一些山区交通不太便捷,景区游客明显偏少。此外我市特产商店太少,到闽东旅游的游客买不到(包装)特产品,平均消费水平低。
周宁商人忙里偷闲游四方
闽东日报10月9日讯(彭忠 陈文斌)
“十一”黄金周期间,周宁县不少生意人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旅游的行列。据笔者随机了解:该县这几天外出旅游者有20%左右是忙里偷闲的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生意人。
过去做生意的人多是身不离店,根本顾不上去游玩。近年来,周宁的生意人在与外界交往中,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意人,较讲究劳逸结合。加上目前数万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经商的周宁人积极追求现代文明的休闲时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宁乡亲,使在周宁的生意人开始明白,真正的小康生活,应该在物质上、精神上都跟上时代步伐。现在一些商人在重大节日也和大都市的商人一样,采取家人轮流或暂停营业的方式去娱乐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