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共享有书香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书展体现人民城市的深度广度温度 与书相逢 去上海书展“精神赶集”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069
记者 施晨露
  前天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现代国家三百年”新书分享会结束,等待洪涛、刘擎、余明锋三位嘉宾签售的读者排起长队。作为“2024上海书展·名家新作”系列首场,这场讲座拉开了上海图书馆分会场的书展大幕。
  “会去书展!已经买好票。”队伍中,记者随机询问,即将于8月14日开幕的上海书展,知晓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不少读者都预约了不止一天的参观券。
  “去上海‘精神赶集’!”“书展就是‘知识夏校’。”在社交平台,不少上海以外的网友发帖寻找“书展搭子”。“我爱上海书展,也爱这座城市,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娱乐盛宴,且任何人都消费得起。”一名网友的笔记得到很多点赞。
  有人说,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何尝不是城市深度、广度和温度的集中体现。今年是第二十届上海书展,与城市的日新月异同行,触摸人民大众追求美好阅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脉搏。“与书相逢”,更是与城市的未来握手。
  “不可或缺的精神场域”
  “有点惊讶,我关注了上海书展的活动表,不仅数量多,而且话题如此丰富、多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洪涛的新书《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是这场分享会的主角。“现场的读者非常专注、热情。”签售桌前,洪涛仍然在接受读者的一个个提问,让这场书展活动的场域从会场内延伸到会场外,“我们应该扭转一种观念,对学术问题的深度思考,不仅发生在学术圈,也不仅在校园里。”
  “这本书有一定门槛,但读者的水平很高。”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同样惊叹,“当高质量的讨论走出象牙塔,在更公共的场域进行,这可能就是书展的意义。”
  “在上海书展,总是能和最前沿的思想交流碰撞。”复兴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吴与伦在现场的提问让嘉宾记住了他。“我从上初二起年年逛书展,这次要揪上学校‘书逢’文学社的十来个同学一起去”,小吴说,自己的预约目标还有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诗歌之夜”。
  “上海书展一开始是比较单一的图书销售,经过二十届,随着时代发展,功能和意义越来越复合,更像是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说,“可以说,整个上海到了8月盛夏,都是书展的场域。对出版人而言,这是直接面对读者需求和评价的地方,也是与全国各地同行交流取经的场合。即便网络销售再便捷,书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场域。”
  呈现书展形态多种可能
  今年上海书展主打“1+1+X+N”办展模式,主会场依然位于上海展览中心,在一路之隔的上海商城,首次亮相的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区成为“平行会场”,遍布各区的特色分会场和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组成的阅读分会场,呈现书展形态的多种可能,让申城处处可见美好阅读、溢满浓郁书香。
  上海书展不断培育起新老书香品牌。2011年首创的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故事的边界”为主题,今年将在上海图书馆、大隐书局、思南文学之家、朵云书院等举办近60场活动。因上海国际文学周而延伸出的思南读书会早已成为在全国享有美誉度的品牌读书会,阅读和文化“盘活”了思南公馆历史街区。
  2018年首创的上海书展“七天七堂课”以国学为主题,成为读者的固定期待,今年将邀请杨国荣、孙英刚、荣新江、陈恒、刘迎胜、郑培凯、邹振环七位历史文化领域知名学者,围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展开不同专题的论述。
  更多的品牌化、连续性“课堂”让“知识夏校”干货满满——聚焦社科学术热点,2014年在上海书展诞生的“望道讲读会”今年将在作家书店、江南书局、和平书院、上海社科馆和书展主会场连续举办7场望道讲读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大家讲典籍”系列将在上海书展期间举办“上图典籍8堂课”,邀请八位名师每天固定时间开讲……
  在上海书展“过生日”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准备了满满当当的“庆生”活动,在书展第一次发布落地消息的茑屋书店·上生新所店带来特别企划的“阅读无尽夏”系列活动——在上海谈到阅读,书展就像一个集合令。
  “特别喜欢在书展前后参加活动,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在一起,氛围特别浓烈。”“80后”王芸向记者展示手机里茑屋书店、建投书局等多场书展活动的预约信息。
  喜爱阅读是上海市民的良好习惯,也是城市文化氛围的鲜明特点。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这座“人民城市”,一起攀登知识的高峰,共享有书香的生活,正是上海书展发出的召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