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郑杏颜提出兴建“东海富美码头”等泉州“海丝”景点,重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议案。记者最近走访了市区东海几个沿海社区,发现经过有关部门的整治,文兴渡、美山渡等宋元古渡已恢复原貌,当年码头的卸货平台已经重现,而且已有部分船只前来停靠。
据史载,东海的美山渡、文兴渡是宋元时期泉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来泉的舶商少数从石湖港(现在的石狮海岸)上岸,多数继续北上———一部分在后渚港靠岸,一部分继续沿晋江溯流而上,经过东海的上述2个渡头,卸货下船,从陆路到达津淮街和南门聚宝街;有的则继续北上,经过南门富美渡、剖腹沟、八卦沟,到达水门巷的市舶司,直接贸易。
去年4月份,省考古队对这两个宋元古渡头,进行为期1个月的考古挖掘,确定了这两个古码头的具体建筑情况及历史沿革,为在建的沿海大通道东海段提供参考资料。之后,由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为重现这两个宋元古渡进行整体设计。现场施工单位在两个古码头两侧,各修筑了一条长100米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