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沪行程紧凑:在同济大学与中国学生交流 参观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046
记者 洪俊杰
  “很高兴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两国之间进行良好的对话交流。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4月15日,出任德国总理之后二度来华访问的朔尔茨在上海表示。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和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作为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朔尔茨率领3位内阁部长和多位重量级企业家访华,对进一步深化中德关系、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外界还注意到,朔尔茨曾担任过德国汉堡市第一市长,任内积极推动德中商贸活动,支持中资企业落户当地。上海与汉堡这两座“因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国际城市,自1986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一直被视作中德友好合作的缩影。
  继续为中德友谊添砖加瓦
  4月15日上午从重庆抵沪,朔尔茨一行直接从虹桥机场前往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这座高校曾接待过包括科尔、施罗德、卡斯滕斯、科勒、高克等在内的多位德国政要。
  “感谢同济大学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再次回来发言,听到来自大学的声音,也让我有机会与大家讨论关于德国与中国的未来。”这是朔尔茨时隔近13年再次来到同济大学——2011年11月17日,朔尔茨曾以汉堡市第一市长身份访问这里。
  德国总理与同济学生交流会安排在嘉定校区艺嘉楼一楼音乐厅。大厅外摆放同济学生制作的燃油车、新能源车及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大厅,蓝色背板前放置中德两国国旗,背板左右侧印有德国柏林胜利女神纪念柱与同济大学继往开来柱。交流会全程不配翻译用德语进行,台下近160位学生来自德语、汽车、法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等专业。
  “到2050年,世界将会有100亿人口,这对全世界来说都将是件大事,它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我有很多关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想问大家。”朔尔茨在开场白中说。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围绕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新能源车普及等话题,这位德国总理与中国学生进行坦率而深入的交流。
  朔尔茨特别提到,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这让同济大学硕士生王婷媗感触颇深。今年9月,她将前往德国柏林参加同济大学中德双硕士项目,“我对未来中德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我们青年人也愿意继续为中德友谊添砖加瓦”。
  此情此景,让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贺德满非常高兴。他之前就发现,不少上海理工科生能讲一口德语,这不仅表明上海与德国高校间有密切交流,也证明上海与德国还有更大的合作潜力。如今,中国150余所高校开设德语专业,在德国则有超过3万人学习中文。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德国有句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同济大学师生告诉记者,期待同济与德国交流更为密切,更期待中德友好更上层楼。
  德企对中国市场承诺始终如一
  位于浦东的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内,有一片37.5米长的聚氨酯制风机叶片。通过使用高科技轻质材料,这家德国企业将这一庞然大物变得更长、更轻、更坚韧。
  4月15日下午,朔尔茨带领政府官员及随团重量级企业家来到这里,先后参观主楼、风机叶片及创新实验室。“中国是科思创最大的市场之一,2023年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20%以上。集团累计在华投资额已超过40亿欧元。”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告诉德国总理,企业在华数十载发展历程正是中德合作的缩影,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大有裨益,“在未来,我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始终如一,不断努力在各领域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期待政府在进一步促进开放和互信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走入企业创新实验室,看到一项项先进技术在中国落地实现,参访德国企业家表示,看好中国机遇,愿意深耕中国。
  “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所表现出的韧劲,对其发展充满信心。尤其是中国正在推动绿色转型,其中蕴含着很大发展潜力。”德国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告诉记者,中国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场。企业近年来保持着持续投资的态势,本地业务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希望未来扩大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气候友好型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为有一点很清楚——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绿色转型才能取得成功。”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看来,中德在科技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既可以加强传统与新兴科技更有效的互补与融合,也可以结合巨大的市场需求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技的共同研发。
  除此之外,更期待医疗、教育、职业培训、养老、城市管理等服务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她举例,德国以均衡发展为特色的城镇体系和空间规划体系可供上海参照,德国重视学校与企业互动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同样值得上海借鉴。
  “这次来中国,我会与北京方面深度讨论各领域相关问题。”朔尔茨在同济大学交流期间表示。4月15日晚,德国代表团一行飞赴北京。各方期待,在之后中德两国领导人会晤中,能够达成更多共识,共同规划未来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