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单霁翔:三坊七巷是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来自:福州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1

  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福州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先后实地察看了乌山历史风貌区、安泰河综合整治工程、三坊七巷保护修复成果展、刘家大院等,详细了解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在榕考察时,单霁翔挤出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目的

  记者:单局长,自三坊七巷启动修复保护工程以来,您已经来三坊七巷考察了3次,几乎一年一次,请您谈谈您这次来有何感受。

  单霁翔:很高兴三坊七巷在短短的3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它凸显了城市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特色,使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真实展现。同时,它给福州当地民众创造了一个非常有文化气息、休闲的、享受文化的场所,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巨大的人流涌入街区都可以说明一切。前几年,这里的百姓生活不便、房屋防火条件不好、生活设施不完善、污水得不到截流等,今天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想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国家文物局将在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广三坊七巷经验

  记者:下个月,您还要来福州为社区博物馆授牌,对这个全国首家社区博物馆您有何评价?

  单霁翔: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工作还在深化,这个成果还在持续展现,应该说已经成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一个典范。同时,正在开展的社区博物馆试点工作也进展顺利,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国家文物局即将在全国博物馆系统总结推广三坊七巷经验。

  记者:您觉得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社区博物馆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单霁翔:我觉得要使保护成果、传统建筑、名人故居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展示,使名人故居、民俗类的博物馆、民办博物馆等通过社区博物馆这样的形式,构成博物馆聚落。现在全国有很多地方已实现博物馆聚落,比如四川安人小镇就有很多博物馆,体现了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国家文物局今年已开始在历史文化名街和社区博物馆方面安排专项资金了。

  建议朱紫坊尽快整体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记者:此次您来福州参加了关于把朱紫坊列入文化遗产街区的专家评审会,对于这个拟定中的规划文本您作何评价?怎样看待朱紫坊文化遗产的前景?

  单霁翔:通过这个文本,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朱紫坊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鲜明的复合价值,是在一个文化与自然共同构成的文化空间里面,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它不可移动的文物里面不是空心的,而是有很多文化的内容,有很多可移动文物。此外,它又是人们正在生活的社区,所以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保护,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的保护。因此,我觉得必须多样性地来认识朱紫坊文化遗产的价值,对其进行深入发掘、综合分析。总的来说,这个规划文本关于文化遗产的价值定位是准确的,规划目标和总体框架是科学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是合理的,保证措施和实施方案也是可行的。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按照评审会专家的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尽快组织实施。同时,我建议朱紫坊尽快整体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街,跟三坊七巷一样纳入国家级别的保护。

  “两山两片两塔”应进行整体保护

  记者:在考察三坊七巷时,您提出乌山、于山、三坊七巷、朱紫坊、乌塔、白塔这所谓的“两山两片两塔”,到了进行整体保护、整体推进、形成整体具有震撼力文化遗产特区的时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单霁翔:福州的“两山两片两塔”绝对有震撼力,其文化气息更令人流连忘返。 这“两山两片两塔”,可能超过2平方公里,我觉得这4个地方可以用绿色的廊道给它连接起来,然后逐步控制周围地区,把它变成一个整体的文化遗产特区,这里面传统建筑的价值、质量和故事,无比丰富,无比精彩。我觉得我们今天实施三坊七巷、朱紫坊的保护规划,就是要为乌山、于山整个地区提供更足够的文化遗产保护。

  让三坊七巷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的当地民众

  记者:最后,请您对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作再提些建议。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成果一定要惠及当地民众,让当地民众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社区越来越美好,对自己居住在这里有自豪感,使外来的参观者、游客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震撼力和独特的魅力,在离开的时候把三坊七巷的文化带回去,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向往这里,来这里体验它的文化。我觉得三坊七巷就是按这样的一条路走到现在的,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福州市政府在三坊七巷保护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是值得的,其成效一定会在今后的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现,我对此充满信心!(吕路阳/文 叶义斌/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