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岛礁垂钓 请渔民导游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4

       “厦门要发展海上游钓业的话,同安湾的鳄鱼屿和大离亩屿,正是理想场所。”继本报去年12月独家报道《海上游钓“不务正业”有前途》后,5月21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召集有关专家论证海上游钓业,不少专家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都表示,厦门发展海上游钓业的思路渐入佳境。

    失业渔民改行当“导钓”
    省水产研究所林学钦副研究员提出,目前厦门有许多钓鱼爱好者,因为本地还没有游钓产业为他们提供服务,只能自行结伴,到周边的漳浦、东山,甚或远征闽江口的连江、长乐和闽东的霞浦、福鼎等地。这说明游钓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他说,如果在失业渔民中挑选一部分富余劳力,经过一定的导游基本素质培训,可以迅速组建有航海技能、渔场经验、钓鱼技术指导能力的“导钓”队伍。

    同时,现有的一部分渔船,如经过改装,就可成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钓鱼爱好者的出海船只。这样,既能有效分流捕捞富余劳力、有效利用现有船只设备,又能加速游钓项目的起步。

    搞个“岛屿”串串烧
    专家们提出:厦门海域岛屿的大部分分布在西海域,如大屿、猴屿、白兔屿、大兔屿、火烧屿、镜台屿、红屿、宝珠屿等,处于海湾型城市最优越的海上观景带。它们不但距离厦门本岛和海沧新市区很近,相互间也串成海湾岛群,如果把这些小岛屿搞个“串串烧”,那就是真正意义的“海上之旅”了。

    林学钦提出:岛屿、海礁和暗礁,是海洋生物喜爱的繁衍生息环境,常常吸引许多鱼类来此觅食、栖息,鱼类的聚集和多样,为垂钓提供了“钓有所获”的资源。所以,岛、礁是钓鱼爱好者向往的好去处,是垂钓的首选地。合理利用这些无居民海岛建设游钓基地,将大大有利于提高厦门旅游品位。

    敷设“人工鱼礁”诱集鱼类
    省水产研究所陈世杰研究员提出:我们建立的无公害海水、淡水养殖基地,可以在适当的海域,在不影响景观的情况下,保留一块养殖基地供游人观赏,比如养紫菜的基地。还可以在适当的海域搞人工渔礁,每处渔礁1-2平方公里,供游人游钓、矶钓。

    陈世杰和厦门水产学院的洪惠馨教授一致看好鳄鱼屿和大离亩屿,他们说,从目前调查的结果看,其现有的资源环境和面积都非常适合发展海上游钓业,而且,这里比较适合在岛屿周边敷设“人工鱼礁”,诱集鱼类群聚定栖,营造更加良好的垂钓条件,因此可以作为试点。

  相关报道:

鳄鱼屿大离亩屿可媲美夏威夷

    专家普遍看好的鳄鱼屿、大离亩屿,别说外地人,就连厦门人,知道这些地方的人都很少,更别说去过了。到底这两个岛屿是什么样子呢?专家开玩笑说:如果搞得好,其实这两个地方也可成为“夏威夷”。

    专家们说,之所以看好鳄鱼屿,有几个原因,一是它地理位置优越,离厦门几个出海口都不远。鳄鱼屿面积近15万平方米,在厦门无居民海岛中排列第四位,距刘五店2.5公里,西距集美7.2公里,南距钟宅6.2公里。专家说:“鳄鱼屿是海蚀台地,呈馒头状平顶残丘,岛的南北两侧都是面积很大的成片滩涂,退潮时远远看去,就像一只鳄鱼趴在巨大的泥滩上。”

    专家们在调查中还发现,鳄鱼屿土壤好,植被覆盖率较高,达90%以上,且乔木层盖度超过60%,绿色质量好,主要植被类型可分为三类:相思树林、人工果林和柠檬桉林。另外,专家还发现有6株古榕分布在鳄鱼屿上,树龄估计都有100年以上,是岛屿难得的植被景观。岛屿西北侧海湾湾顶滩涂处约有8-10亩红树林,目前岛屿上已种植成片桃、梨等果树,郁郁葱葱。

    鳄鱼屿四周已经开垦为养虾、蟹塘。滩上养殖条石牡蛎。岛屿上的淡水资源比较少,只有少量地下水淡水资源,有2口水井在山边地形低洼处,水量只够少数人饮用。

    至于大离亩屿,专家说,它的面积比鳄鱼屿小,位于同安湾南部的浔江海域,东距五通5.5公里,距高崎机场2.5公里,西距集美5公里。这里海域生态活跃,岩滩上蟹、螺、牡蛎丰富,春季时,岩礁上海苔遍布。岛周边有许多水下岩礁,大致在环岛路钟宅段外侧,都有水下岩礁密布,饵料充分。此外,大离亩屿全岛植被覆盖良好,全岛为相思树-龙舌兰-白茅、菌陈篙群落,岛西端有几株龙舌兰、长势旺盛,高达数米,颇为特殊。 [《厦门晚报》5月24日讯,记者 陈进容]

    资料链接:厦门岛周边岛礁
    厦门岛周边有许多“大陆岛”型的岛礁,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8个,岛礁58个。这些“大陆岛”的底部和大陆是相连接的,而露出海面我们看得见的部分就是岛屿,按照一般的定义,其陆域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称岛,500平方米以下的称礁,而海水淹没的海礁称暗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