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泉州:闹端午花样多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90

关键词:五月粽   地点:泉州地区

泉州农谚云:“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泉州端午节时,家家都要用蒲叶包糯米为粽子。泉州粽子分甜粽、咸粽两种。咸粽中最有名的是“烧肉粽”。甜粽则用糯米做成,吃时蘸上糖。据传闻包粽子起源于古代楚国,当时楚人投入汨罗江招魂野祭屈原的祭品,其目的是让江里的鱼虾蛟龙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的忠尸。

关键词:煎堆   地点:泉州地区

泉州农谚还云:“五月龙教儿”,说明端午是雨季。泉谚又说:“雨儿微微,买油来煎堆”。

这里的“堆”有两种:一是甜的麦堆,一是咸的蚝堆。说法源自于“女娲补天”。

关键词:赛龙舟   地点:崇武、马甲等地

据泉州民间的说法,划龙舟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以免屈原尸体为鱼龙所食。

赛龙舟,龙舟多者数十只,少者五七只,舟首插旗,舟后一人擂鼓指挥,十多名划手,腰系彩带,分左右两行。泉州端午赛龙舟与其他地方相似,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崇武赛龙舟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

关键词:捉鸭子   地点:晋江安海、鲤城浮桥

泉州端午节习俗还有“水上捉鸭子”,以及晋江内坑亭顶独有的“鼓锑”(训练和表演枪法)等。如今,泉州郊区及晋江等地在端午节期间仍有开展水上捉鸭子活动。

关键词:采莲(“唆口罗连”)  地点:泉州地区

五月,在泉州城乡旧时有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叫“采莲”,又称“唆连”。

举行活动的时间为端午节清晨,采莲队伍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的“铺兵”,手举长杆红旗,一路如醉似癫,充当前导。随后有四人沿途敲锣打鼓,以助声势。队伍中有几名男扮女装的提花婆,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老龙头压阵。

与此相同,泉州人在端午节期间,还要进行室内消毒、大门悬挂蒲艾,是日还要饮雄黄酒、浴蒲艾汤等。小孩要胸佩“袋仔”、臂系“长命五色线”。(记者 林福龙/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