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娘进门先让郑和过目(图)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0

郑和庙内景

郑和庙处围

近日在与厦门交界处的龙海角美鸿渐村发现了国内最早的郑和庙。昨日记者来到郑和庙,经过采访,又有了新进展。龙海角美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许先生还讲述了他们那里一个有趣的风俗:新娘进婆家门必须先让郑和过目。

新娘都要让郑和过目

漳州角美华侨联合会副主席许先生对记者说,对于当地村民来说郑和庙的风俗价值不亚于史料价值。比如婚嫁,因为两位太保身份的特殊性,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这三天,村里都要抬着二座神像吹吹打打地去“看新娘”,在每个新婚家庭里,新婚的夫妇都要摆上一桌贡品“孝敬”两位太保,新娘进婆家门都要先让郑和过目。

郑和庙缘于感恩

据角美镇凤山宫理事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郑和庙是缘于华侨对郑和的感恩而建造的。该庙浙江等地也有,在全国并非是惟一。该负责人说,鸿渐村许氏家族于北宋初年开基建村时形成,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而鸿渐村民移居菲律宾等海外国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公元1277年,由于种族压迫,鸿渐村民备受欺压,背井离乡、远洋逃生。前往海外谋生的侨胞政治上被歧视,经济上受搅扰,财产被掠夺,命运处境难测。据《明史》记载:明朝明成祖年间,即公元1403年,三保太监郑和曾率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鸿渐村曾有先贤追随郑和船队下西洋。凡是船队到达各国都和当地酋长友好往来,建立友情以及贸易关系,有力提高明王朝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更使得在海外谋生的侨胞从政治到经济地位大大提高,安居乐业,繁衍生息,郑和由于拯救海外国民有功,职封太保。

尔后,为纪念郑和的功德以及恩惠,旅外华侨便在居住地为他修建庙宇、雕塑神像、供奉祭拜。明末清初年间,旅菲鸿渐侨胞将两位太保画像带回家乡,立庙供奉为太保公,亦称华侨始祖庙,并在农历8月23日郑和诞辰日,演戏、游香,热闹两日,如同过节。鸿渐村侨眷、邻近侨居渔民、经商华侨都携妻挈子到庙焚香礼拜、祈求平安发财、家庭幸福。

祖籍鸿渐村的海外华侨,也经常以郑和太保为护身符。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也开创了中国移民海外的先河,也正是由于他们对郑和的崇敬、信任才使得郑和庙在海外开出了花朵。

郑和是儿童大使

在鸿渐村的郑和庙,两位太保手持鲜花,面带微笑。据介绍,两位太保很关爱儿童,在生之年经常送给儿童一些贴身之物,因而深受大家的爱戴。郑和两人真正实践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当地也儿童的使者。(记者 叶清林 蔡立荣 文/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