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昙石山遗址写下大手笔(图)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7


  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昙石山遗址展示园区效果图。陈暖摄

记者昨天从省博物院获悉,《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该规划,昙石山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工程,将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依托遗址,建设以突出反映地域与海洋特色的昙石山文化为主题,规划占地112亩的昙石山遗址展示园区。

昙石山遗址位于闽侯甘蔗镇昙石村北昙石山上,于1954年被发现,50年来历经8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省文化厅在第8次考古发掘的现场修建了占地40多亩的“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2001年正式开馆。同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是我省古代海洋文化摇篮,也是先秦闽族发源地,其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已被学术界认为“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数不多的原始文化之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遗址保护和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代书记、省长卢展工指示,“昙石山遗址要认真进行规划和建设,改善周边交通状况和环境。这不仅是一个文保单位,也是一个旅游点,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昙石山博物馆建设“要有大手笔”。去年,省政府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福建旅游八大品牌之一。今年又把遗址保护和建设工程列入省政府预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也明确要求做好遗址保护和文物考古、学术探讨、旅游开发等工作,打造昙石山文化旅游品牌。

据省博物院副院长林恭务介绍,根据规划,昙石山遗址将建设融主展馆、考古发掘现场、民俗文化区、遗址公园四位为一体的展示园区。新建的主展馆主要展示昙石山文化,规划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考古发掘现场展示第8次挖掘现场。随着今后遗址的深入挖掘、揭示,挖掘现场将进一步扩充。民俗文化区将合理利用当地文物资源,将规划区内的晚清建筑珠岩寺与保存完好的晚清时期的古建筑保留下来,以反映当地民俗和宗教文化。遗址公园将显山露水,绿化美化,请大师创作一组反映原始人狩猎、生活场景的群雕作品,增加遗址可看性。

规划保护区范围以昙石山山体为主体,东北至甘洪路口环岛内侧,西南至安坪浦小溪外沿,西北至福古公路内侧,东南至昙石村北靠近遗址的巷里路(又称古街路)内侧,占地112亩。保护区包括重点保护区,即整个昙石山山体,占地面积1.89公顷;一般保护区,在重点保护区外围区域,占地6.289公顷。保护区范围外周边50米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整个规划分期实施,前期从2004年至2006年底,完成土地征用,拆除被民房覆盖的部分,修复被破坏的部分山体,建成新的博物馆,总投资6000多万元。后期从2006年到2010年,完成绿化配套设施建设。目前规划文本已基本完成,正在申请立项,争取列入明年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该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明年实施。(记者 綦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