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完“五一”火热长假的武夷山仍然没有冷静下来,络绎不绝的游客总把双休日的车票淘空,也更加显示出武夷山交通之脆弱一面。
5月14日,记者去武夷山参加福建省南平市举办的第七届武夷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中午12点44分从福州坐2002次火车出发,直到傍晚6点半多才到达武夷山站。而当15日中午时分让会务组的同志订16日的回程票时,已被告知“无票”。
武夷山位于横南铁路之上,虽然有几对列车经过,但是记者发现,要在适当的时候坐火车离开武夷山去省城福州很难。K163次凌晨4点47分,2001次早上6点04分,K321次早上7点22分,K29次早上8点03分,都是过路车,无座。所以在完成上午的采访后回福州,记者必须坐11点28分武夷山始发的N589次,然而票已售罄。如果记者想离开武夷山,就必须选择其他方式。
记者想到了坐了飞机,然而一天只有早8点的一个航班使记者没能成行,不得不转向长途汽车,而到福州的班车要下午3点钟开,记者只好买了去南平的车票,从南平转车到福州。
此前,记者在采访武夷山市旅游局副局长季和宾时,他也认为,武夷山旅游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交通。
今年“五一”黄金周,武夷山门票收入排名全国第七。共接待旅客17.38万人次,较2002年增长2.06%;旅游收入1.08亿元,较2002年增长3.93%。据季和宾分析,这么大的客流量,对武夷山的交通是一次考验,为什么还能接待呢?
原因是郑州、香港、温州、昆明、兰州、沈阳、汕头及乌鲁木齐开出了旅游包机23架次;厦门、上海、徐州、郑州、西安、武昌、洛阳、临沂、杭州等地11对旅游专列和上海、厦门7个临时客车,运送了旅客1.4万多人次;自驾车旅游更是今年的热点,共接待来自苏、京、鄂、浙、豫、粤、湘、皖、沪、吉、黑及周边地区的自驾车4100多部1.6万人次。除此之外,散客比重虽然比2002年有明显增长,就算这部分旅客是需要通过正常的火车、汽车、飞机疏散,但是6.87万人次也仅占40%不到,平均一天一万人的客流量对武夷山来说自然不难了。
季和宾认为,武夷山的交通建设必须加快,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今年福建省在提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加快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武夷山的旅游位居福建的龙头,自然应首当其冲。
武夷山位于闽北山区,交通建设难度大,就公路来说,现在只有一条省级公路通往江西与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相连,但也有近百公里的路程。武夷山所属的南平市,至今也没有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据南平市有关领导介绍,从南平经过武夷山、浦城再到浙江衢州,连接杭金衢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通过立项,将于2008年建成;从宁德到武夷山的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之中;再加上今年将通车的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建瓯至浙江龙泉的高速公路规划,在不远的将来武夷山周边的高速公路网就会形成。改善目前的交通现状。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