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夏令营:只顾赚钱哪能赢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01

夏令营几乎等同于旅游团,行程十几天收费过万

暑假来临,随着学生出行高峰的来临,电视中、电台里、报纸上,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广告早已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夏令营的名目之繁多,甚至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像什么“梦想夏令营”“探索夏令营”等等不知所云,令不少家长觉得难以适从。一些动辄数万元的豪华夏令营更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

■夏令营存在三大问题
  广州市近日对 350位学生家长所做的关于夏令营的问卷调查表明,近 60%的家长认为,广告虚假与名不符实、收费太高、内容和活动方式缺乏吸引力是目前夏令营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记者浏览了昆明媒体近日刊登的相关广告,发现大多数夏令营都是旅行社举办的,许多虽然被冠以“科技夏令营”、“英语夏令营”之类的名目,但却难脱旅游为主的俗套。在打电话咨询一个收费 2500多元夏令营的具体行程时,旅行社的一名接线小姐明确告诉记者:“和平时去北京等地的游览景点差不多,只是增加了北大等高等学府的行程。”事实上,像这样的夏令营并不在少数,为将旅游与夏令营“挂钩”,不少旅行社采取了增加参观学校、烈士墓园、博物馆等景点的办法。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目前夏令营市场还不够成熟,由于担心孩子的吃住、安全等问题得不到保障,他们只有放弃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初一学生家长杨丽娟就告诉记者,自己本来想让孩子参加一个英语夏令营,但通过电话咨询后很担心旅行社采取减少景点、吃住条件缩水等手段糊弄孩子:“我打电话问了几个夏令营,旅行社对具体线路、游览景点等内容的回答都不是很清楚。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觉得这好像为他们不履行承诺提供了空间。”

■豪华夏令营引起争议
  你能想象吗?一个行程十几天的夏令营,收费居然可以达到万元以上。这其中,有收费 16500元的欧洲夏令营, 17000元左右的澳大利亚夏令营, 28800元的英国夏令营……与之相比,昆明收费 6800元的新加坡夏令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记者在打电话咨询时,这个新加坡夏令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期招收 30- 40人,现在 7月 19日、 26日和 8月 9日的都已报满, 8月 16日的也只有十几个名额了。看来,豪华夏令营虽然价格高昂,却也不乏人问津。王静是一位 12岁小学生的家长,她告诉记者,豪华夏令营主要看是否“物有所值”:“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夏令营让孩子学习知识、得到锻炼、体验生活,但豪华夏令营大都是去国外旅游,与教育相关的活动无非就是上几堂课,参观几个大学,为此付出 1.2万元,似乎不太值得。

■令人意外的管理真空
  有些家长反映,现在好像“什么人”都可以办夏令营,有旅行社、学校,甚至一些性质不清的机构。湖北省的鲁力向《人民日报》反映说,一些夏令营的组织者为抢“生源”,常常向学校或教师寻求帮助,一些学校和教师于是反复动员学生参加夏令营,并暗示这与当三好学生等挂钩,每有一个学生参加,教师就可以拿几百元的回扣。
  对此,记者打电话到教育部门进行了询问。对于举办夏令营需要什么样的手续,基教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回答:“办夏令营不需要经过批准,总的原则是谁办谁负责。”据了解,举办夏令营本身属于民事活动,而且根据 7月 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这属于市场可以调节的范围,政府部门不能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因此,对夏令营呈现的某些无序、混乱甚至欺骗行为,消费者只能通过事后的举报来解决,教育部门不能进行事前监管。对夏令营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的收费,物价部门也表示难以管理或干预。因为这类活动并非强制性消费,家长和学生都是在自愿的前提下,了解并接受了收费后才参与的,因此即使事后在价格方面产生纠纷,消费者也很难保障自己的权益。(王研)
  
  ■相关链接

郑州一小学夏令营 学生被分成“三种人”
  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徽章上,分别写着“上仕”、“中仕”、“下仕”三种取自古代官场身份的称呼。就是这么一枚不起眼的圆形徽章,在一个星期前被确定为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参加暑期夏令营的 90名 8至 12岁的小学生吃午饭时的身份。

夏令营期间,每天通过学生当天的表现,由老师和学生评出“上仕”、“中仕”、“下仕”。

身份确定后,在第二天午饭时,“上仕”将享受到由“下仕”“服侍”的待遇,享受三菜一汤和一杯红葡萄酒,“中仕”的午饭是两菜一汤,“下仕”则要“服侍”“上仕”吃饭,并负责为其刷碗,然后才能自己去吃饭。

据校方称,被学校称为“新古典”夏令营的这次活动,宗旨是让学生从小就能“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借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

据了解,“新古典”夏令营活动共持续 21天, 90名小学生还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度过两周的时间。(张可丹)

海峡消费报7月22日刊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