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银行卡“卡”在哪里?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1

“刷卡风波”起因于银行刷卡费率太高。如果利润率公认较高的餐饮等行业都认为现行刷卡费率太高的话,那么利润率比这些行业低得多的旅行社行业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6月初开始,深圳商家拒刷银行卡。随着时间的推移,“刷卡风波”一路向北蔓延至上海、温州、西安等重点城市,而且从商业企业扩散至餐饮、酒店宾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过程中,商家与银行卡组织各说各的理,而且都言之凿凿。

深圳商家的理由是,由于竞争激烈,他们的利润只有1%—5%,但刷卡手续费就要1%—2%,商家不但没有从普及刷卡消费中获利,反而减少了利润;温州52家餐饮企业拒绝刷卡的原因是,他们的纯利润只有4%左右,刷卡手续费为2%,企业难以承受;西安商家则于近期提出将拒绝与银联续签合同,因为商家的利润基本维持在3%,但银联的刷卡费就要1%。

在这场波及全国的“刷卡风波”中,导火索都是银行的刷卡费率太高。如果这样算下来,利润率只有1%的旅行社行业,是否刷卡付费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了。

想说爱你不容易实际上,这在旅行社行业确实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在上海,几家大旅行社差不多一半还没有刷卡机,近期也没有安装的计划。锦江、大众旅行社是为数不多的较早安装了POS机的旅行社,中国旅行社虽然也在两三年前就装了POS机,但只在两家主要门市部里有。

在安装了POS机的旅行社,游客都可以刷卡付团费,但需要自己承担刷卡手续费。通常情况下,国内卡的手续费率是0.5%,国际卡的费率在2%—3%之间。这一点差不多成了上海旅行社的“行规”。

这种“行规”的存在,间接地表明了旅行社的态度:希望顾客用现金付费。因为几乎没有人愿意支付这笔额外的费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同样是刷卡费率太高。上海的旅行社表示,旅行社现在是微利行业,常常发一个团每个人只赚几元钱,再把这笔收入的2%-3%给银行,旅行社不仅舍不得,而且恐怕是一刷利润就全没了。

北京的旅行社虽然没有要求游客承担刷卡的手续费,但做法颇耐人寻味。在国旅总社的门市部里,业务分为国内部和出境部,出境部可以刷卡付团费,也不用客人交手续费,国内部则不能。问及原因,工作人员说,国内游价格便宜,付现金就可以了,团体客户则多数以支票的方式付款;出境游不同,金额比较大,所以国旅总社出境部统一上了刷卡系统。虽在“同一屋檐下”,“待遇”却很不相同。

在中青旅总部所在地北京艾维克大厦一层的营业部里,也不能刷卡交团费,但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说,不远处有工商银行的提款机,只要是“银联”系统的卡,都可以方便地取出钱来。

刷卡付费,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在同一家旅行社的门市部里却要区别对待,企业这样做自有其苦衷。

长远利益与权宜之计作为每天有许多现金流量的“大户”,旅行社也不是没有考虑刷卡付费的好处。现金收款容易收进假钞,工作人员也可能在收款的时候做一些手脚,旅行社的经营风险会加大;而刷卡消费便于监控、便于结账。

但是综合考虑了刷卡的好处和增加的成本后,多数旅行社还是选择了放弃,这表明了在现行刷卡费率下,旅行社的一种态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许多旅行社正在选择一种既有电子付费的安全与方便,又能免去刷卡的高额手续费的办法,这就是银行代收。

银行代收是这样操作的:旅行社告知游客一个某一银行的账号,游客将团款汇到这个账号,再将汇款单用传真等办法通知旅行社。这种办法无需铺设银行卡系统,也就不存在谁承担成本的问题。当然,采用这种办法也是有费用的,而且这个费用通常由参团的游客来承担,但比较而言,这个费用比较低。如果是同城划账,银行的手续费为零,如果是异地划账,手续费为1%,但最多不超过50元。也就是说,如果团费总额为1万元,游客需要付出的手续费也仅为50元,比POS机刷卡的手续费少多了。

但是这种办法也有不便之处。比如国旅总社北京西四门市部,只与北京市商业银行合作,游客只能往旅行社告知的商业银行的账号里划款,这意味着游客必须有一张北京市商业银行的银行卡,其他银行的卡都用不上。与此相比,POS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通常情况下,只要有“银联”的标志,消费者的银行卡在POS机上是通用的。

由此可见,在我国现有的电子付费环境里,POS机刷卡、银行代收等付费方式各有优劣之处,从方便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旅行社应该提供多种选择。而且随着竞争的激烈,更多的选择也会成为一项优于对手的服务项目。

利益分配需兼顾各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银行卡是一种制度创新,因而肯定会为银行、商家、消费者等各方带来创新收益。但在这一创新中获益最多的是创新的发动者,即银行,它通过银行卡获得额外储蓄,创造大量的消费信贷需求,还从商家的刷卡费甚至从持卡人的年费中获利。

当然,为了制度的实施,银行将一部分利益,即因使用银行卡而带来的额外销售收益的一部分,让给了商业企业。银行卡制度当然也有成本,诸如系统建立和维护的费用,巨额应收款造成的潜在风险等。但无论如何,既然银行卡制度在近几十年间得以普及,就说明其所创造的收益大于成本。

我国目前正处于银行卡支付的发展阶段,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支持。在北京,甚至几年前政府就在牵头建设“刷卡消费无障碍”工程。因此,“刷卡风波”不应该成为银行卡普及过程中的一种停滞和倒退,暂时的矛盾和困难也不能忽视银行卡在提高经济透明度、增加社会收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以及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是应该一如既往地大力提倡刷卡消费。

银行卡与金融信息化联系在一起,被誉为“古老银行业中的朝阳产业”,有着明显的长期战略意义:对于消费者业说,银行卡是一种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和理财工具;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看,刷卡会给商家带来10%—20%的冲动消费,商家和银行都可以从这种扩大的消费中获益。

近年来,金融服务行业的价格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近的如“刷卡风波”,稍远的如“银行卡年费”之争。在6月底至7月初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和展览会”上,金融、旅游与物流、中介一起,成为会议集中讨论的四个行业。实际上,旅游与金融的结合,正是一个大有前景的新兴市场。大会还特别提到了“刷卡风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个问题解决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合作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标准。看来在这一点上,还将有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中国旅游报2004-08-09讯(记者 冯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