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证实龙岩发掘出大量旧石器时代和商周、战国等时期遗物
■龙长高速公路即将修建,考古队员正抓紧抢救发掘文物,争取更大发现
■这就是产于新石器时代的“水晶环”
■考古队员小心谨慎发掘文物
两枚晶莹剔透的环状水晶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两枚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宝级的文物,暂定名为“水晶环”。今年7月底,这两枚“国宝”在龙岩市连城县新泉北村草营山考古遗址被发掘出土。
省考古队的专家称,草营山遗址是在修建龙长高速公路(龙岩—长汀)前期工程时发现的,沿途共发现史前文化遗址17处,部分文物甚至全国少有。专家由此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闽西就有人类活动。
8月7日记者赶赴龙岩采访。
意外发现 史前遗址现身高速路
去年11月13日,在龙长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中发现了这一遗址,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福建省考古队副研究员范雪春,领着考古专家学者,沿着高速公路进行勘探,共发现史前文化遗址17处,并搜集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及商周、战国、秦汉等朝代的遗物。考古队选择了其中11处保存较好、较有价值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龙长高速公路考古调查队在沿路勘查中,在长汀县策武镇风雨亭后山遗址搜集到了旧石器时代和约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的遗物;在连城县新泉北村草营山遗址搜集到了战国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物等。
如果单凭地面搜集到的这些遗物,可以把闽西地区有人类的历史提前到距今至少二至三万年前。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只能“掘地三尺”,通过研究发掘出的遗物来分析推断,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抢救发掘 遗址惊现国宝级文物
今年6月底,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专家彭菲至今还记得当时发现“水晶环”的情形。
7月底的一天,彭菲在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保存有5座墓葬及1座房子的草营山遗址进行发掘,彭菲发现其中一块土的颜色和其他地方的有所差异,便叫工人拿来小铲子,小心翼翼地铲着,突然,铲子碰到坚硬的物体。
“停!”彭菲大叫一声,抢过铲子,慢慢地铲光土后,一大一小两件环状物夹杂在黄泥里,大的直径3cm左右,小的则2cm上下,颜色有点绿油油,形状呈指环状,表面很光滑。
“太精美了,做工太精细了。”彭菲说。见到该物体时,每个人都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据悉,这种环状物至今未在我省发现过,在国内也极其罕见。
经范雪春介绍,两件物体均由水晶制成,初步估计应该是古代的指环类饰品,为该遗址的墓葬陪葬品,堪称“国宝”级文物,目前暂命名为“水晶环”。
据分析推断,“水晶环”制成的年代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专家也提出疑问,那时主要用石器,到底是如何制作出这么精细的环状物,值得深入研究。
采访中,不少考古专家对记者说,由于缺乏经费、时间紧迫等因素,无法继续对草营山遗址进行发掘,十分可惜。他们呼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对该遗址进行扩大发掘,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
发掘再现 我省最大青瓷瓮出土
除了发现“水晶环”外,8月初,考古队还在龙岩市长汀县光头岭遗址发掘出一个青瓷大瓮的底部及部分大瓮的碎片。
我省著名考古专家陈子文教授介绍说,大瓮的底部直径达到22cm,高50cm左右,腹部最大直径在50-60cm之间,是目前我省出土的最大青瓷大瓮。虽然大瓮已破损,但其他碎片散落在瓮的周围,假以时日,将能还原出该瓮的模样。
他说,经过分析推断,大瓮的制作年代应在春秋战国时期,大瓮的质地十分精良,制作工艺很先进,该大瓮对了解当时青瓷瓮的制作方法等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此外,7月底,考古专家还在连城县庙前镇后芷林村遗址发现了一个祭祀台。据专家介绍,祭祀台的年代在夏代晚期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早期之间,这一时代的祭祀台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
祭祀台的面积还需测定,旁边环绕着三四个大大小小的祭祀坑,坑里埋有陶器、石器等,该祭祀台对研究当时人类的崇拜、祭祀习惯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素材。
谜团待解 石器时代怎得“水晶环”
据考古队的多名专家介绍,本次出土的遗物中,还存在着许多暂时无法解开的谜团。
为什么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就能用石器磨制出如此精细的“水晶环”?既然已能推断5000年前闽西就有人类居住,当时有多少人居住、人类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我省首次出土的最大青瓷大瓮是如何制成的……
考古专家认为,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答案可能很快就会昭然于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专家访谈 5000年前闽西有人类
8月7日,记者采访了龙长高速公路考古队领队、福建省考古队副研究员范雪春。他表示,本次发掘弥补了闽西考古的空白,目前已出土了大量文物。经分析,目前可确定的事实是:早在5000多年前,在闽西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记者(以下简称记):本次抢救性发掘有何重大收获?
范雪春(以下简称范):经发掘,在龙长高速沿线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遗物,有石锛、石锤、石环和石箭镞等;陶器有罐、瓮、尊、杯、鼎和豆等,还出土了几件我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遗物。
据对已发掘出的遗物分析,至少在5000年前,人类已经在闽西活动过,等发掘结束后,将对遗物深入分析研究,可能还会把人类在闽西活动的时间提前。
记:已发掘到的石制品和陶器具有哪些特点?
范:已出土的石制品从文化性质特征上分析,应同属于中国南方主工业范畴——华南砾石工业传统,这又把我国旧石器时代砾石工业的分布范围扩大到闽西地区,为进一步寻找古人类活动遗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本次发掘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闽越族文化,尤其是闽台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大大丰富了我国华南地区印纹陶文化的内涵。
东南快报2004-08-11报道 郑建彬/文 张学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