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的养殖鸭与候鸟争天下
游人走后,留下满滩垃圾
轮船的马达惊起鸥鹭一片
“福州闽江口鳝鱼滩湿地正受到无机垃圾包围,即将大规模迁徙的亚太地区候鸟将失去一处重要的落脚地!”
鳝鱼滩是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途径地,又是候鸟由闽江口向闽江流域腹地渗透的中转站,有无数候鸟在此栖息,也有众多水禽在此越冬。鳝鱼滩还是多种海洋性鸟类因气候突变时栖息的“避难所”。
昨天下午,记者在接到读者反映后,立即和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副主任余希、福建省观鸟会会长杨金赶往鳝鱼滩。
稀有候鸟落脚鳝鱼滩
昨天下午3点,记者一行来到长乐市梅花镇鳝鱼滩外围的一处渔港进行观察。记者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丛。余希说,这片芦苇丛大约有万亩,是目前福州面积最大的芦苇丛,为鸟类提供了非常好的栖息之地。记者见到,在距离渔港不到50米的滩涂上,几十只白鹭在觅食。在杨金的指引下,记者通过望远镜观察滩涂上的几只小鸟。这是一种灰色的鸟,个体很小,但有一双红色的长腿,“这是红脚鹬,我们刚刚还发现有青脚鹬、翻石鹬等鹬鸥类鸟。”杨金说道。
余希告诉记者,鹬鸥是一种生态指示性物种,它们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气候的变化。“在7月份,我们曾在鳝鱼滩上发现了800多只鹬鸥,而在往年是看不到这种情况的。”余希说,往年候鸟迁徙到鳝鱼滩的时间是在9、10月,而鹬鸥的出现意味着候鸟已经开始迁徙到此处,迁徙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我们刚和香港的米埔自然保护区联系,他们那里也发现了1000多只鹬鸥,候鸟的提前迁徙说明今年的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候鸟在北方提早繁殖,小鸟也提早长大后开始迁徙。”
垃圾在包围海滩
下午4点多,记者踏上鳝鱼滩,好像来到鸟的世界,不时有受惊的鸟从草丛中飞起。“全部候鸟都到达后,情景就更壮观了,那是万鸟齐飞。”杨金说着,带领记者来到鳝鱼滩的海滩上。在那里,记者看到触目惊心的情景:在长约5公里的沙滩上,布满了各种垃圾和漂浮物,有塑料袋、玻璃瓶、泡沫塑料块、废弃的灯泡等,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有农药瓶、一次性针头等危险废弃物。
杨金告诉记者,这些垃圾和漂浮物都是由潮水冲到沙滩后淤积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对鳝鱼滩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候鸟迁徙到鳝鱼滩后,以海滩上的小螃蟹、小鱼等为食,但这些垃圾直接污染了海滩的水质和土壤,危害野生动植物,严重减少了鸟类的食物源。杨金拿起一块泡沫塑料块,轻轻一捏塑料块就变成粉末,“垃圾在长时间后,就会分解成粉末,鸟吃下去后会导致死亡。”
请你加入清污行动
杨金表示距离候鸟大规模迁徙的时间已经不到一个月,必须立即清除干净这些垃圾,让鳝鱼滩干干净净地迎接候鸟的到来。他表示,只需要每次三四十人,三次清理就可以把海滩上的垃圾清除。
为此,本报和福建省观鸟会联合推出海滩清理活动,将在近期到鳝鱼滩湿地清理海滩垃圾。如果你是一名爱鸟的志愿者,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591-87095055)进行报名。
海峡都市报 2004-08-11 记者 侯希辰/文/陈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