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上看金门”合作显生机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18

历经数年多次分分合合之后,厦门9家船公司终于再次联合起来

核心提示

    “海上看金门”作为厦金旅游线开通前的替代产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普遍欢迎。即使厦金旅游线开通后,由于受日旅游人数配额的限制,以及海上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海上看金门”依然会长期存在。经营好这一品牌,对厦门旅游业意义重大。

    “在96元中我们有时拿到的不到10元,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市场就完了!”船公司在叫苦。“上那条好船是96元,这条破船怎么也要96元。”游客在抱怨。

    在厦门,“海上看金门”多家经营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一直是令业界和相关部门头痛的事情。上月16日,这一疑难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在船东协会牵头下,厦门9家船公司组成了联合经营体。

    值得注意的是,几家船公司以前就联手过,却都不欢而散。这次,会不会也是昙花一现呢?

特色品牌群起争抢经营

    到厦门,鼓浪屿不可不去,金门岛不可不看。这已成为许多来厦游客约定俗成的选择。厦门“海上看金门”旅游项目在全国甚至海外都有较高知名度。

    “海上看金门”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厦门比邻金门,与台湾一水之隔。独特的地理位置,催生了“海上看金门”这一特色旅游品牌;其资源价值的独特性、唯一性,是国内其他滨海城市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目前两岸尚未实现“三通”的情况下,游客参加海上游起码可以“过过台湾瘾”。

    据悉,参加“海上看金门”的游客每年在100万人以上,目前正常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平均有2000人左右,星期六和星期日有2000到3000人,三个黄金周期间每天有1万多人。

    来厦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特色品牌效应的刺激,使得营运“海上看金门”的公司和轮船不断增加。2001年初,厦门开展“海上游”的单位有16家;一些未取得“海上游”经营资格的小木船、铁船也以低价四处拉客。

恶性竞争 船东多败俱伤

    过去,即使是取得营运资格的船公司,在营运上也是各自为战。
    “海上看金门”对外的标价一直是每人96元,也就是说,旅行社向旅行团统一收取96元。

    但这96元并不是都被船公司拿去,而是这样划分的:船东拿25元,旅行社及导游拿71元。具体职责划分是:船公司负责出船、出人、海上导游,旅行社负责召集旅行团、用车将游客送到码头。应该说,船公司做了大部分的工作。

    那为什么船公司只收25元呢?据船东协会介绍,这一项目在经营初期作为自费旅游项目,主要依赖于导游员向游客宣传推销;而船舶经营者为刺激招徕更多的游客,只好给导游员高额回扣。

    “25元已经相当低了,为了争夺客源,一些船东又将25元中的一部分让利给导游中介,其他公司为了拉客,也竞相压价,有时我们收到的不到5元。”厦门和平客运旅游公司蔡总经理说,平时每天游客只有2000到3000人,但客位超过100个的运营大船就有近20条,每船一天可往返4到5次,再加上超载严重,所以运力过剩太大。

    厦门波赛东客运旅游公司何总说:“导游将150人的旅行团带过来,说要包船过去,有时甚至总共给你600元,一个人仅4元钱,他们拿到了1万多元。”

    恶性竞争的结果,是船东多败俱伤。

    “96元中我们有时拿到的不到10元,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市场就完了!”船东们诉苦说,大家都没钱赚,有的则处于亏损状态,苦苦挣扎。

连锁反应 多方利益受损

    其实,受损的不只是船公司,旅游者、厦门市乃至国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

    “船公司互相杀价,恶性竞争,企业没有赢利,服务质量就难上档次;船只到不规范的码头停靠,就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波赛东公司何总说,这是海可不是河,出了事故就来不及了。

    无奈的是,“海上看金门”竟然也成为厦门市旅游投诉的热点。“大多数游客是外地人,这真是给厦门丢脸,给厦门抹黑。”一位船公司总经理担忧地说。

    由于介绍一个游客就可获得至少几十元的中介费,因此市场上冒出了一些无照“野导”。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也未经过正式培训和考核,质量参差不齐,搅乱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厦门市的旅游形象。

    另据船东协会介绍,由于船舶经营者让利的对象是导游,竞相压价并没有增加旅行社的收入,也没有减少游客的支出。而票价的大头实际都归导游个人所有,国家税收也悄然流失。

合合分分 各有各的小九九

    其实,前几年,厦门9家船公司也曾进行了几次联合经营,但每次合作都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最终还是以散伙告终。最近的一次联合经营是从去年的10月开始的,只坚持了两个月就散伙了。

    既然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不能达成行动上的统一呢?

   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利益之争。据了解,虽然几家船公司有多次自发的松散联合,但并没有一整套运行和约束机制,而是各有各的小九九:小公司说大公司以大欺小、收入分配不公、内部运行机制不通畅、有的公司不地道背地里偷偷干。

形势变化 船东再次携手

    经过半年多的协商,经营“海上看金门”的9家船公司又走到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再次联合经营。

    这次联合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一,最近一两个月以来,厦门市严格规范码头管理,规定海上游船只能停靠和平码头、轮渡码头和鼓浪屿码头三个码头。这样一来,船公司停靠的码头受到了约束,船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其二,以前厦门市旅游局和水运管理处为经营海上游的船只设了两个条件:一是船龄要在10年以下,二是参与海上游的船舶要经过这两个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核准。而我国政府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行政许可法》,意味着厦门旅游局和市水运管理处的审批权没有了。这使现在的9家船公司担心,由于经营海上游船舶的门槛降低,各公司如不是理性地投入运力,必将导致新一轮非理性的恶性竞争。形势的变化迫使他们尽快携起手来。

关系紧密 协会出面牵头

    9家船公司一致要求船东协会出面牵头,希望其在政府与船公司之间搭一个沟通的平台;而且,协会作为社会群众组织,可以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解决问题。船东协会接受了船东们的委托。

    据悉,这次9家船公司的联合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可供操作的依据,包括会议制度、议事程序、领导小组、监督小组等,尤其制定了违约处罚办法,当游船出现违约情况,其保证金将依据处罚规定扣减。与以往相比,这次联合体结合得更为紧密。

    具体来说,由9家船东组成联营领导小组,联营各方实行统一定价、统一的服务标准,15条游船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票证、统一导游词。今后营运船只实行轮班,具体班次和执行船只由新设立的业务调度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这样就使可供调配的运力增加,减少了游客的候船时间和拥挤情况,也避免了船舶超载游客的现象。

    分配方式是,月底将各个船东的营业情况打分量化,按照营业量取得收入。以前分配不公的问题可望得到有效解决。根据规定,联营船只原则上只停靠厦门轮渡码头、和平码头和鼓浪屿码头。

    另外,联营各方今后新增从事此航线的船舶,须经联营领导小组按相关程序确定。但是,各船公司另行投入高档次、高服务品位,票价高于普通游船两倍的“厦金海上游”船只,不属于联合经营范围。

联营未来 取决于两个方面

    记者发稿时,从船东协会传来的消息说,已经营运了半个多月的“海上看金门”客船联营体运行得比较顺利。不过,联营体还是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船东协会正忙着召集大家讨论。

    据悉,协会做这项工作完全是无偿的,之所以要做,目的是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的作用,做大做强厦门旅游市场的这块牌子,树立厦门在全国的良好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形象。

    船东协会陈秘书长向记者坦露,目前他有两个担心,关系到该联合经营体能不能维持下去:

    一是联营体内的船公司有话不愿讲出来。如果大家都把话憋在肚里,不利于联营体的维持和发展。讲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或没有依法管理。如果船公司的违规经营行为没有受到及时制止,客观上就纵容了不规范,别的经营者也会纷纷效仿或心存不满。

    陈秘书长说,要想培育健康合理的海上游市场,要想使联营体维持下去,必须要有经营者和管理者两方面的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外界对于联营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说联合是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获得暴利;一说是联合出于行业保护,并有利于创造有序的经营环境。对此,陈秘书长说,联营体成立后,游客并没有支出更多,并不存在垄断市场的问题,我们只是使这个市场更加地稳定和健康发展。

    海峡导报讯 记者 梁宏彦/文 吴晓平/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