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欧洲五国游见闻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0

不久前,笔者在巴黎探亲期间参加了由一家华人旅游公司组织的荷、比、卢、德、法5国的4日游。尽管这次旅游行程匆匆,只能算得上是走马观花,但也看到了国外旅游界一些新鲜的东西,开阔了眼界。

司机认真负责文质彬彬要旅游就离不开交通工具。我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全封闭的豪华空调大巴,它是由这家华人旅游公司从法国方面租用的,有30多个座位。司机是法国人,名叫菲利普,大约40多岁,一副典型的法国男子模样。他的身高在1.8米左右,身材匀称。4天的旅游期间,都是由他一人驾车,每天上午9点出发,直到晚上9点多到了旅客入住的饭店才收车,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菲利普对工作一直是一丝不苟,每天都是他第一个来到车旁等候旅客,为大家把行李放到车子的行李箱内;到了入住的饭店,他又尽快下了车,帮大家把行李取出来,等大家把行李都拿走了才离开。旅客们在一起交谈时,都称赞菲利普的工作,后来就用刚刚学会的法语对他表示感谢。每逢这时,他都是微笑着,对大家表示谢意。

在旅游结束返回到巴黎时,菲利普没有抄近道,以便尽快把大家送到终点,自己好快些回家,而是沿着车辆较多的、名胜古迹集中的塞纳河岸行驶,让大家能欣赏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景点。

菲利普还告诉我,驾车时一定得遵守交通规则,因为车子上安装着“黑匣子”,它把整个一天的行车情况都准确无误地记录了下来。我看到这个黑色的仪表盘上有许多刻度,标示着不同的数字。他进一步对我解释说,为了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在法国和其他申根组织国家的旅游大巴上都有这样的仪表盘,它的背面就记录着行车的起始时间、车速(旅游大巴的时速不得超过100公里)、什么时候停车、休息了多长时间等等。总之,把一整天行车的详细情况都“记录在案”,交通警察只要上车打开一看,就能确定司机是否违规。

连锁旅馆干净舒适在4天的旅游中我们要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度过三个晚上,也就是说要住三家旅馆。有意思的是,这三家旅馆是连锁店,名称是同一个。虽然各个旅馆的布局和朝向不同,但是房间内的布置、格局和陈设都是一样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们都非常干净、整洁,床单、被罩和枕头都是白色的,墙壁也是白色的,卫生间也收拾得很清洁,真是一尘不染。甚至可以说,与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五星级宾馆相比,只是室内面积要少,它们在其他方面一点也不差。

这些旅馆还免费提供早餐,品种多,供应量足,蔬菜水果、肉制品、奶制品、面包、饮料聚全,任你选用。

我看了房间内开列的报价,如果是个人进行这趟旅游,尽是住房这一项开支,就要相当于交给旅游公司2倍的钱!更不要说还要支付交通费用了。这样一比较,你真的会感到“物有所值”。事实也是如此,所有参加这次旅游的都认为,旅游公司的收费标准是不高的。

景点赚钱有方但不强迫旅游业总是要赚钱的,荷、比、卢、德、法5国也不例外,也都在想方设法地赚取旅游者的钱,但它们在赚旅游者钱的时候,不是采取令对方反感的手段,而是让你心甘情愿地、舒舒服服地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钱出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到上述国家旅游的华人逐年增长。为了进一步吸引和方便华人旅游者,这些国家的很多旅游景点都把中文和其他国家的文字说明并列在一起。在巴黎塞纳河的游轮上,同时用中文、法文、英文、西班牙文和日文等5种语言进行解说,而俄语只用了1次;在德国科隆大教堂前竖立的教堂尖顶的十字架真实模型说明中,中文的说明就放在正面的显著位置。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区的民俗村,迎候在村门口的小伙子会用中文说:“一个一个来”,在木鞋制作车间兼展室的说明中,特别用中文提醒欲购买木鞋的华人旅游者:“合适的尺码:后跟处保留一个手指的空间”;因为中国游客占了一半,阿姆斯特河的游轮首先用汉语,而后才用其他的语言进行解说;阿姆斯特丹的钻石切割加工公司,为了向华人游客销售钻石制品,特地雇了3名华人为华人游客进行钻石最简单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选购钻石。

再说说赚钱有方、但不强迫吧。在游塞纳河时,当游轮即将起锚开始旅游之前的大约10分钟,一位摄影者上了轮船甲板,面带微笑地对着甲板上的游人挨个拍照。我不知何故,摆好了架势,任由他照去。

游完塞纳河,在出发码头上了岸。

这时我在码头的路边看到,一块大牌子上挂着我们每一位旅游者的照片,牌子前面有一位法国人在大声招呼:“谁要自己的照片,请交5欧元!”如果你不想要,人家也绝不强迫你;在阿姆斯特丹民俗村的入口处一个小伙子同样热情地为进去的每一位游客照相,看到中国人还会用中文说:“一个一个来”。游完民俗村行将离开时,大批的照片已经挂在了出口处的一面墙上,谁要自己的照片,就交6.5欧元,但是,如果你不要,同样也不强迫。

我看到在科隆大教堂旁的广场上,4名身着民族服装的街头歌手一边演奏着乐器,一边载歌载舞,四周围满了观众,场面十分红火。他们每开始唱一曲新歌,就有一个小伙子站到场地中央,高举着录着这首歌曲的光盘,问哪位观众要购买,见有人要买,他就走到谁的跟前去。我看到,每次总有购买光盘的观众,销售情况很不错。这比那种拿着帽子、器皿之类的东西向观众敛钱的办法要好得多。

中国旅游报刊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