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黄金周:穿越时空游仓山(图)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7


 
 林浦小河环绕

林公家庙内景

皇帝行宫内塔井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不想出远门的人,即使只是在市区内转悠,也可以找到不少新趣味。随着福州八县的周边游市场越来越热闹,福州市区也不甘错过旅游市场,针对各自的特色,9月以来,仓山区、晋安区、鼓楼区等各区旅游部门都相继推出各自的特色旅游路线。

    仓山,作为福州的南大门,文化积淀丰厚,自南朝以来,历史文化遗迹有200多处。9月17日,仓山区政府首次推出约70个景点组成的8条旅游线路,向社会推介国庆游。昨日,记者在有关专家的指引下,踏上了一条精选线路———“仓山怀古自助游”,为市民的国庆出游提前探探路。

    福州唯一的木牌坊

    “仓山怀古自助游”的路线在林浦一带,可欣赏游览的景点比较集中,整条路线约3公里左右。从福州市区到城门镇林浦,大约有18公里,从城门镇黄山村入口,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可以直接把游客送到林浦村口。

    从村口向左走不到50米,就看到显赫依旧的尚书里石牌坊。仓山区林浦文物保护组组长林修长说,当地宋明两朝文风昌盛,明朝时,乡里林氏家族连续数代进士,并位居尚书,因此是著名的“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的故里。石牌坊建于明朝,距今500多年历史,上书历代林氏尚书名字,可惜牌坊在“文革”中被毁,“文革”后把残留石构加以补修重建,石牌坊上还保留十年浩劫中被群众珍藏的花岗石圣旨碑。

    走过宋朝修建的林桥,就走进了林浦的村镇人家,墙砖水泥和轩窗雕梁互补,传统和现代交接得那么突兀,在街市中间,一座木牌坊矗立着,这是福州唯一的木牌坊,上面记载林氏由宋至清的15名进士的姓名。

    家庙祠堂与众不同

    从木牌坊再向右走50米左右,就来到了林公家庙,说起“家庙”的来历,林修长告诉记者,一般人家的宗祠叫祠堂,皇帝的宗祠叫做太庙,据传因为林氏第一个尚书林瀚的夫人和皇后结为姐妹,所以林家的祠堂可以特别叫做家庙。

    在林公家庙内,最值得一提的是那副对联,上联为“进士难进士不难难在七科八进士”,下联是“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这副对联已经入选了《中华名联》。

    与众不同的是,其他庙宇讲究“红漆白墙”,在林公家庙却是“青漆白墙”,林组长介绍说,这是因为林公告老还乡后,象征他为官一生一清二白。此外,庙内悬挂了23块匾额,不仅有明朝立的白底黑字匾,还有清朝时期的蓝底金字匾。

    福州市仅存的帝王行宫

    不少观光客来林浦,最主要的就是想看看泰山宫,它也称宋帝行宫,是福州市仅存的帝王行宫,原为平山阁。南宋益王赵罡(后称帝端宗)两次到此,当时正是战乱时期,哀鸿遍野,但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林浦人感恩于此,所以当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得以保留殿宇。

    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和乡民集资180万元重修泰山宫。整座建筑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大戏台雕刻精美,上有巨大藻井,金碧辉煌。

    就在泰山宫右侧,一座二层木结构楼房,就是濂江书院,据载朱熹与其弟子黄干都曾在此讲过学,如今,除了700多年历史的桂花树至今飘香,还有一个刻着双龙双凤的大石条,横在右厢朱熹住处前方,据说是朱熹收藏的唐代的东西。

    此外,在林浦村内,还有一幢清末巨商自建的豪宅,据说他是圆明园的木材提供商,并因此发迹;还有一株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的红榕,已经和林浦断桥融为一体,树根夹生在桥板中央五六米长;还有500多年前东渡日本的林喜公,回乡的后裔修建了两个日式风格石狮子……林浦洲港绵延,河浦交错,一派江南水乡景色。游客到这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寻找,的确是一次怀古奇趣之旅。

    提示———

    ■门票:3元

    ■导游费:20元

    ■交通:可乘坐969路中巴车,2元钱从台江百货坐到濂江狮山村委会门口,也就是林浦村口。

    特别推荐线路

    ■黄金水道观光一日游:

    中洲岛—陈靖姑祈雨处—玉屏山庄—严复公园—湾边品河鲜—高宅榕树群—金山寺—榕城广场—福州展览城—金山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闽江公园南园(现场观摩城市雕塑)

    ■仓山怀古自助游:

    邵岐石塔—邵岐炮台—狮山岩画—雷劈观音—林浦断桥—泰山宫—濂江书院—林公家庙—进士木牌坊—林桥—尚书里石牌坊

    ■仓前山建筑特色游

    泛船浦天主教堂—原俄国领事馆—原汇丰洋行—独立厅—安澜会馆—原英国领事馆—石厝教堂—原美国领事馆—蔡襄纪念馆—林森公馆—师大校部

    海峡都市报  2004-09-23 讯 记者  帅斌彬/文/黄孔瑜/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