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今日提交省专家组评审,游客有望海陆空立体游览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正在酝酿着一种嬗变,目前平面的游览方式极有可能被海陆空立体游览方式所取代,游客不仅可以从海上,还可以乘坐直升机或热气球,游览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
总体规划今日评审
由厦门市城市规划院、市园林规划院和同济大学共同编制的《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今日提交省专家组评审,一旦获得通过将上报建设部审批后实施。
据了解,此次修编的规划总面积为229.94平方公里,其中鼓浪屿1.87平方公里,万石山20.52平方公里,海域为205.3平方公里,主要突出了以保护为前提,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底蕴,以台海为特色,把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山海相融、城景相依的文化之岛、台海之窗和亚热带海岛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鼓浪屿核心地位不变
在功能布局上划分为陆域和海域两部分。陆域部分为:文化游赏区、生态观光区、海滨休闲区、都市山林区四种功能区域;海域部分为:航运用海区、旅游用海区、生态保育用海区、工程用海区、其他用海区。总体结构为“一心一环一带两片”。“一心”指鼓浪屿的核心地位,“一环”指海域环,“一带”指滨海休闲带,即环岛路东南段及其两侧滨海区域,“两片”指万石山陆域部分被文曾路分割成的东西两个区域,分别以文化旅游休闲和生态观光为主体功能。
规划八大景观区
据悉,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将规划为八个景观区域,即鼓浪洞天、鸿山织雨、万笏朝天、金榜钓矶、上李探幽、云顶观日、东环望海、三江汇海。自然景观以“山、海、岛”最为典型。人文景观多为唐宋明清各时期的遗迹,以“台海”前沿为特色,以闽南文化为底蕴,以延平文化、租界文化为典型,以摩岩石刻、风貌建筑为主要载体。八大景区的建设将成为有关部门近期工作的重点。
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六类保护区,即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及发展控制区。分四个保护级别: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同时规划核心景区保护规划,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三部分区域。
鼓浪屿北部建直升机场
游客能体会到最直接的变化也许要算是规划中的海、陆、空立体游览方式,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的游赏体验,丰富游客的景观感知内容。游客游览时可选择游船、快艇、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热气球、直升机以及登高览胜等设施及方式,游赏的项目主要包括:自然野趣类、人文景观类、休闲健身类、科教益智类和其他特色类。为此形成了3条主要旅游线路和7条专项旅游线路。
景区内部交通新增从岩前水库—东山旅游服务点以及台湾民俗村入口至上李水库北侧战备路之间的道路,新增植物园主园道与文曾路之间的联系段。主要车行道在原战备路基础上进行改造。保持鼓浪屿的步行岛特色,岛上必需的消防、医疗急救、环卫及观景电瓶车等车辆应小型化、环保化。完善现有码头,在沙坡尾、曾厝垵、胡里山、溪头下、黄厝、香山、钟宅湾、集美、集美站、鳌冠、西堤等处增设旅游码头。在鼓浪屿北部建设直升机场,组织空中游览线(如直升机、热气球),增加游览方式的多样性及观赏角度的丰富性。
厦门日报2004-11-14讯 (记者 卢维伟 通讯员 朱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