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州:数座文保单位火患缠身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3

厨房搬进藏书楼 拆下窗门当柴烧

最近,记者在一线调查福州文物保护单位时,痛心地发现,在政府倾巨资保护的同时,一些居住在木质文物保护单位内的人家,却乱拉电线、四处生火做饭,使得一些极有保护价值的明清故居,随时面临被毁。

厨房搬进明代藏书楼

沈葆桢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福州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故居。上周五上午,记者来到这幢大宅院调查时吃惊地看到:在沈家木质藏书楼上,居然有一个摆放了三四种电器灶具的厨房,还有浴室,粗粗细细的电线在这座木质藏书楼上来回穿梭……

沈家藏书楼叫“饮翠楼”,被称为沈葆桢故居八景之一。原来屋顶有露台,可望乌石山,今台已撤。沈葆桢的五世孙沈祖牟是我省著名藏书家,收藏有大量明清的善本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位林姓小学教师因住房紧张,将沈祖牟三十多箱的藏书搬到楼下,自己则住进藏书楼楼上。前些年,政府为让该教师搬出沈葆桢故居,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套解困房。但房到手,这位“为人师表”者仍拒不搬迁,强占老宅。

据记者调查,林某在楼下本有厨房,但嫌不方便,便先将厨房移至木楼上,又将浴室搬上楼……数架电器齐用,电线严重超负荷,在他大炒大烹之时,多次电线冒火花。前些年,沈葆桢故居大门,就是因电线老化且超负荷,引发火灾,幸抢救及时,保住了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家人鉴于此,多次劝林某将厨房从楼上搬回原处,但林某不但置之不理,还多次对劝说者抱以老拳……住在藏书楼下的一位沈葆桢玄孙媳妇害怕遇火灾,只得搬出老屋……

沈葆桢故居是木质结构,饮翠楼位于沈葆桢故居中段,一旦失火很容易殃及前后,且救火不易,转眼间就会使整座故居烧个精光。

 烟火大灶夹攻萨镇冰故居

朱紫坊26号,是萨镇冰、萨本栋、萨师俊故居,是目前福州最典型的深宅大院,它也是明代建筑,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有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但每逢初一、十五,这些人都要穿过门前燃火大炉子制造的浓烟,才能摸进萨家大门,而后再穿过大门后木地板上燃着的又一个大铁炉,才能进入萨上将故居。好几回,游客们都不敢在内细细游览,担心门里门外的大炉子会引起火灾,让参观者葬身火海……

更可怕的是,因为萨家大院厅大,有时一些外人做迷信酒宴也选择在这里举行。前一段,记者陪一位来自台湾的萨师俊部下前去萨家大院,他看了这一幕极为吃惊,认为防火不慎,火借油势,片刻就可烧光这座宅子!

  外来工厨房设入明相宅

花园弄的芙蓉园,是目前福州市保留最完整的园林式大宅院。此大宅是明朝叶向高的别墅,系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个大宅子,基本都住着外来工。仅记者发现的,就有4家厨房设在木屋里,有的甚至是烧柴灶。有些外来工还就地取材,他们拆了芙蓉园木屋的门窗当柴火烧……有些外来工还乱拉电线,有的还用自己制的电炉……稍不注意,这座明相老宅就会“引火烧身”。

市级文保单位陈氏五楼、区级文保单位张钰哲故居,还有刘冠雄故居、李世甲故居等都存在着消防隐患。

福州晚报2004-11-22讯 记者刘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