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市印发组织开展十大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根据方案,莆田今年将投入资金1000万元,培训1万人次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古以来,安居乐业就是芸芸众生最大的期盼。正因此,不少人把就业当作衡量社会发展和百姓幸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人顺利就业,日子就有盼头。对于社会而言,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都愿意去努力工作,未来就会繁荣发展。由此可见,促就业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开展就业培训,有助于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近年来,国家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我省加快推行终身及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
就业培训贵在“准”。开展就业培训,根本目的是要帮助群众找到工作。因此,设置就业培训项目之前,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调研,看看本地需要哪些岗位,群众想学习什么技术。确保培训更符合当地发展的需要。分析莆田的就业培训计划可以发现,今年主要围绕鞋服产业、食品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开展培训,这些恰好是莆田的特色产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做好课程设置是第一步,在招收学员方面,还要多关注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等特殊就业群体。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做好这项工作,街道办等一线部门可以利用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及时摸排重点就业人群,宣传培训信息,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扫清他们参与培训的障碍。
就业培训贵在“实”。群众参加就业培训,就是想学实实在在的技术。授课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只讲理论,就很难得到学员们的认可。此前,外省某地开展就业培训,一开始深受群众欢迎,但两天后就门可罗雀。事后调查发现,授课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员们听不懂,不想听。这提醒我们,在挑选授课老师时,要注重从一线经验丰富的人才中选拔。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传授实实在在的技术。在培训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培训手段,提高培训效率。培训的课堂不能只在教室里,还要深入工厂、企业的生产一线,让学员们亲自上手,在实践中成长。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开展就业培训,是群众得利、有利社会进步的好事。把这项工作做好,善莫大焉。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认识,切实意识到服务就业的重要意义,精心策划、认真落实,用心用情把好事做实做细,帮助更多群众尽快寻找到心仪的工作。(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