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峡:金门欲打造成“经济特区”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86

据中新社报道,金门县长李炷烽20日透露,与连接厦门本岛的金厦和平大桥的方案相比,大金门至厦门翔安的金嶝大桥,将更加有利于推动金门“经济特区”设想的实现。

由于闽台间的直航航线仅限于金门和厦门、马祖和马尾之间,金马地区原欲借直航繁荣地方经济的期待落空了。而未来两岸“三通”一旦落实,金门马祖将失去现有的优势。因此,李炷烽说,在金门县政府的规划中提出了“金门经济特区”的构想,希望将金门建成两岸“境外航运中心”、“加工出口区”,还计划设置金门物流中心,台商学校、台湾商品展示中心等,希望利用金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吸引台商在金门投资,复苏金门经济。

李炷烽说,金嶝大桥建立,正好为“金门经济特区”的构想提供了最便捷通道。

大陆专家指出:金嶝大桥效益更显著

本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针对金门方面提出的“金嶝大桥”方案,大陆有关学者亦进行了一些互为佐证的研究。专家们认为,“北线”金嶝大桥的方案与“南线”金厦和平大桥方案相比,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峰认为,从建设角度来说,金嶝大桥比金厦和平大桥难度更大,因为要主跨金门北东水道,其水动力条件强劲、海域风浪较大、海床稳定性较差。但他同时也表示,该方案能将厦门东北部的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孤岛连接起来,有利于带动海岛经济发展,并可解决海岛交通不便的难题,具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厦大台研院段小梅则认为,从大陆目前的各方面能力看,均不难完成跨海大桥工程,所以应主要根据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案之优劣。从这点看,物流链的连接将成为金嶝大桥大优势。因厦门下辖的翔安区南片将发展成以港口为龙头产业的临港工业、物流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桥建成后,台湾与大陆之间断裂的物流链将被补齐。

本报讯 据中新社报道,针对金门方面提出的“金嶝大桥”方案,大陆有关学者亦进行了一些互为佐证的研究。专家们认为,“北线”金嶝大桥的方案与“南线”金厦和平大桥方案相比,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峰认为,从建设角度来说,金嶝大桥比金厦和平大桥难度更大,因为要主跨金门北东水道,其水动力条件强劲、海域风浪较大、海床稳定性较差。但他同时也表示,该方案能将厦门东北部的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孤岛连接起来,有利于带动海岛经济发展,并可解决海岛交通不便的难题,具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厦大台研院段小梅则认为,从大陆目前的各方面能力看,均不难完成跨海大桥工程,所以应主要根据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案之优劣。从这点看,物流链的连接将成为金嶝大桥大优势。因厦门下辖的翔安区南片将发展成以港口为龙头产业的临港工业、物流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桥建成后,台湾与大陆之间断裂的物流链将被补齐。

金厦大桥大事记

■1998年清华大学吴之明教授率先发表论文,提出在金门、厦门间建隧道。

■1998年11月,两岸专家首聚厦门,提出台海隧道北、中、南三条线路。

■1999年底,两岸学者再次聚首福建平潭,着重探讨隧道北线方案。

■2002年3月,“台湾海峡桥梁隧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举行,首次提出

建金厦大桥,衔接厦门与大、小金门。

■2003年12月,厦门研讨会,两岸学者共提出厦金大桥6套衔接方案。

■2004年11月,金门政府委托顾问公司提出“金嶝大桥”方案。

厦门日报 2004-11-22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