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解锁幸福漳州的“平安密码”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3

天福园城管队员清理门前乱堆乱放的杂物。
天利仁和城管队员与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一起在小区巡查发现问题。
群众微笑送别来访的民警。
失主从民警手中领回现金。
城管进驻工农工作组和社区、居民、商户多方会谈。
民警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诉求。
民警对重点地区加强巡逻防控。
 
 平安是群众最大的愿望,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近年来,漳州市聚焦短板攻坚,把“平安三率”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对执法行为规范的诉求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2022年,漳州全市“平安三率”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率、扫黑除恶好评率位居全省中上水平,执法工作满意率更是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一。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平安密码”?
高位部署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
  “平安三率”,即群众安全感率、扫黑除恶好评率、执法工作满意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平安与否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安定稳定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和社会治理成效的集中反映。
  “平安建设工作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体现。”漳州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科科长周万乾告诉记者。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去年以来,漳州市各级领导亲自部署、狠抓落实,主动作为,创新性地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全市测评,“复盘”各项指标数据,为2023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平安三率”提升工作提供方法论和“施工图”。
  同时,漳州市委政法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漳州市“平安三率”现状及提升对策的分析报告》,提出了具体的提升整改建议,推动各地党委、政府针对自身短板弱项深入分析研讨,制定整改措施。
  “学生安全问题作为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漳州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长张相德告诉记者。为解决漳州市“儿童独自上学放心率”问题,漳州市教育局统筹安排,推动区、县各级学校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协作,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发挥群防群控的志愿者力量,将之延伸到校园安全的范畴。”漳州五中副校长韩建军告诉记者。漳州五中位于主城区古城东入口处,因早期老城区的道路规划问题,校门口道路狭窄,又毗邻岔路口,交通情况复杂;同时,老城区居民多,周边商业活动密集,高峰期路面拥堵的问题常有发生,给五中以及旁边龙师附小的学生上下学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实际困难,漳州五中发挥师生、党员先锋力量,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护校活动。
  “根据高峰期车流状况,在学校周边设定7个点位,每天有2个校领导、2个行政中层干部带头定点站岗,协助交警及时疏导交通秩序。”韩建军介绍,为更好提升通行效率,还在校内划定了人车分流线路,保障学生安全。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学校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定期开展线上安全教育活动,科普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同时在线下,于开学初、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开办多场次有针对性的“安全课”;并通过宣传栏、标语、电子屏等平台开展平安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校园网站推送“平安三率”调查问卷,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学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通过‘平安三率’的数据体现,推动我们工作补齐短板、重点提升。”张相德说,下一步,漳州市教育局将继续着力推动“小手拉大手”工作,进一步促进漳州平安校园建设,以校园“小安全”助推社会“大安全”。
  2022年,漳州市教育局“平安校园创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名。
柔性执法
解开群众千千结
  “这块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在芗城区天福园小区,居民陈先生看着整洁的小区,心情舒畅。
  天福园小区于1999年建成,是一个商住合一的开放式小区。2013年,小区被规划建设为漳州收藏文化城,集聚了来自各地的传统文化、奇石藏品爱好者,最多的时候,小区两条内街共有300多个摊贩摆摊设点,热闹非凡。
  一边是奇石珍品,一边却是发愁的居民。古玩商贩多设点在小区内部公共道路上,对居民的出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小区内物业管理不善,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基础设施常年失修失管,在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造成了文化城内的商贩流失,市场规模日益萎缩、逐渐萧条。
  转机发生在2022年,漳州市城管局创新开展“双员进社区”工作,通过城管队员、信息采集员组成工作小组,走进城区各个居民小区,解决社区居民的烦心事。工作小组组长李闽杰在发现天福园的问题后,主动向有关部门沟通汇报,寻求解决办法。
  “既要还社区整洁,又要保证商户经营;既要协调新老物业交接的纠纷,又要引导新物业顺利过渡。”问题虽小,但涉及多方,问题错综复杂。为此,进驻工作组的城管队员根据实际情况,与物业、社区多方协调沟通,听取居民、商贩意见,联合属地镇街、物业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区管理方案,彻底解决路面脏乱、占道经营等一系列遗留问题,让小区重现整洁、优化秩序。
  同时,还在小区内重新规划设置100多个摊位,并安装路灯、遮阳设施等,吸引商贩回归,开展经营。经过2个多月的改造,新规划建成的传统文化一条街正式开市,恢复了人气。9月14日,漳州古玩同业商会还向工作组送来一面“为民办实事体恤民情 城管走进收藏文化城”的锦旗,感谢工作组为天福园小区的环境整治和传统文化街的重新开市作出的努力。
  “城管的工作和群众息息相关,作为执法部门,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模式,转变执法方式,主动靠前服务,转变以往群众对城管的看法,为提升群众的执法满意率不断努力。”漳州市城管局安全物业科科长朱双星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城管部门622名城管队员进驻290个社区,协调解决问题1.5万余个,化解社区矛盾纠纷9000余件,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下一步,漳州市城管局将继续坚持“全市城管一盘棋”理念,着力破解各项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攻坚、老旧小区改造、“点题整治”物业小区公共收益工作以及“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为市域治理现代化发挥更优质的执法力量。
改革创新
提升执法满意率
  “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公安就破了案,还为我们追回了失窃的物品,真是神速!”日前,在漳州市芗城区古城西广场举行的集体返赃仪式上,看到民警追回的手机,张先生既惊愕又欣喜。
  近年来,漳州市公安局创新“体系化推动、一体化打击、多元化追缴、制度化保障”的“四化”追赃挽损工作机制,联合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制定《关于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依法快速返还的若干规定(试行)》,建立案件主办侦查员为追赃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在每月10日举行集中返赃仪式。2022年来,全市共追缴并返还群众赃款赃物达1.7亿元,有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
  为了防范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拖不决等执法顽疾,2022年,漳州市公安局在全市纵深推进“大法制”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
  “我们通过优化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优化监督机制,持续优化执法监督体系。”漳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陈如斌介绍,2022年初,漳州市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推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对法制大队内设机构及人员进行优化调整,设置行政执法业务队、刑事执法业务队、执法监督管理队、综合室、信访督办室,并在各办案单位设立法制监督岗,配备专职法制员,与法制大队互为犄角,打造出“三队两室一中心”上下联动全覆盖执法监督管理格局。
  “执法监督管理队专职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实时进行执法监督,通报存在的执法问题,指导执法规范化工作,收集相关意见及建议。”陈如斌说,以往,对案件的巡查需要借助多个数字平台,不仅程序烦琐,而且费时费力。2022年,他们在全市搭建执法监督全息平台,打通执法办案系统、执法监督平台、省厅办案场所管控平台间的数据壁垒。借助该平台,可以准确监测各执法环节时间点,平台还能自动形成数据发送到法制部门、办案单位领导和责任民警,有效遏制执法办案超期现象的发生。
  如今,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中心,一个可视化大屏实时显示着全局所有警情、案件、涉案财物、卷宗、涉案人员以及执法预警动态处置情况,实现对公安执法活动全流程、全领域、全要素监督,形成执法办案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不留死角。
智慧赋能
助力平安建设
  “东山县铜陵镇苏峰一路和正鑫宾馆交叉口有个井盖破损,整个井盖陷入里面,这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很多,比较危险。”日前,市民小陈在“平安漳州e家”微信公众号上报了一起道路安全隐患问题。
  接到反映后,铜陵镇文峰社区网格员陈冰第一时间流转该问题。由于井盖位于道路主干道,属于市政设施,社区无法解决,于是问题处理被流转到东山县住建局。接到问题反映后,东山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许东欣立即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并及时更换了一个新井盖。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仅用2个小时就处理完成,该处理结果也获得了小陈的好评。
  据漳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许育元介绍,去年11月28日,“平安漳州e家”上线,市民可以将发生在身边的各类关系平安建设的风险隐患事件上报至平台;平台的网格员会通过“平安漳州e家”第一时间流转、跟踪、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办理,并按事件办理时限、标准等要求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群众不仅可以在各办理环节接收到事件办理进度情况的短信提醒,还可以实时通过“平安漳州e家”进行全过程跟踪、了解、监督,并对事件办理结果进行评价。
  “以往的数据平台功能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宣传教育上。今年我们注重拓展平台功能,在‘平安漳州e家’平台上设置了群众反映问题的‘窗口’。”许育元说,“平安漳州e家”同时提供了群众建议、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各项功能,有效提升漳州市平安网格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目前,“平安漳州e家”微信公众号认证数达230万人,成为全市最大的政务服务平台。
  许育元表示,下阶段,他们将围绕“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以“平安漳州e家”为载体,全力以赴推进网格事件闭环办理工作,积极回应百姓的平安诉求,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每一件民众诉求办成“满意事”“暖心事”,把“平安漳州e家”建成党委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有事上e家、平安e家帮”服务口号走进千家万户,根植人民心中,成为漳州百姓最可信任的政务服务“金招牌”。(杨凌怡 黄小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