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福建省发改委获悉,拥有五百八十五年历史的闽西永定客家圆土楼——集庆楼最近展出了一万多件客家民俗文物,成为荟萃客家文化精华的中国内地最大的客家民俗博物馆。
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永定和闽南南靖、华安一带,集庆楼位于永定下洋镇,依山面水,与紧邻的四座圆土楼和三十一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二万八千多平方米,由两个环圆型楼组成,外圈有四层共二百多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五十多户三百多人。该土楼不仅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圆土楼之一,还以结构特殊著称。全楼用七十二道楼梯分割成互不干扰的七十二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是一处难得的古代建筑典范。
目前,集庆土楼一层已初步建成五十多个展室,展出雕艺、戏曲、乐器坊、糕饼铺、老药铺、雕版印刷、纺织、书院、酒坊、算命馆、钱庄、民间服饰、农耕器具等。此外,古代契文、圣旨牌匾、明、清文官服饰和用品等也是展出重点。
中新福建网2004-11-25讯(记者 陈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