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漳州:花博会花絮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8

    八旬老人逛花会

花博会上人山人海,许多人携家带子,趁着周末,喜游花海。其中,不少老年人也乐滋滋地来逛花会。

家住龙岩市的陈荣水老人今年已82岁了,他专门从家里赶来参加花博会。陈老说,几年前他就听说过漳州有花博会,但一直没机会来。今年为了不错过机会,一大早他乘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赶过来。陈老还带着相机拍了很多照片,拿了许多资料,准备回去后向街坊介绍花博会的盛况。

家住东山县的陈女士带着83岁的老奶奶也来逛花会。陈女士说,老奶奶年纪大了,平时不怎么出门,今天她看到花博会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老奶奶笑眯了眼。本报记者庄梅芳

老外喜游花博园

在花如海、人如潮的第六届花卉博览会的漳州馆室内,来自21个国家46名老外啧啧的赞叹声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漳州的花真的很棒!”谈话间,来自埃及的穆罕默德还舍不得“放过”一盆小小的花卉,频频拿起相机抓住每个美丽的镜头。他告诉记者,漳州的水仙花是他的最爱。大眼睛的马西亚来自伊朗,她高兴得不断地翘起大拇指:“漳州有这么多花,非常奇特,让人大开眼界。”本报记者朱秀敏

小商小贩抢商机

在花博园内,一座座小木屋林立于花丛中,这是花博园内的食杂店。一家小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今天他们的生意特别好,仅一上午就卖了几箱矿泉水和几十卷胶卷,游客太多了,他们都忙不过来。家住花博园附近的李大妈更是乐坏了,她一早就做了几十串糖葫芦来策士溪边上摆摊,没想到才几个小时糖葫芦全卖完了。李大妈喜滋滋地说,想不到今天游客这么多,生意这么好。据悉,这些摊主基本上是附近农民,他们借着花博会推销自家产品。本报记者庄梅芳

 以假乱真“石头宴”

上午10时,花会终于开幕了,满园的奇花异草迷得游客们流连忘返。突然,游客发现展馆正中摆着一桌丰盛的“晚餐”,性急者拿起桌上的蛋糕张口就咬……且慢!在您确定您的牙齿比石头还硬前请免开尊口,因为这桌“晚餐”的材料只有一种——石头。

这桌“晚餐”就摆在天然奇石馆中央。桌子正中是一盏烛火,旁边环绕着熊掌、北京烤鸭、火腿、蛋糕等,还有柚子、甜瓜。也许是这些石头过于逼真,知道了这桌晚餐是千真万确的石头后,还是有不少游客“吃”心不改,拿在手上,半信半疑,不住赞叹。本报记者蔡建如

等车等得人心急

“我们已经等了半小时了,眼看4辆花博会专车都坐满了人,挤不上,真是急死了。”昨天上午,在闽南日报社对面的公交车停靠站,漳州职业技术学院02级房地产班的周姓学生拉着姐姐的手,焦急地说。

从胜利西路往东,每个公交车停靠站都密密麻麻挤满了焦急等车的人群。其中年轻的学生最多。虽然打的包车至花博园50元,要花掉学生们一周多的伙食费,不过几个男生还是看花心切等不及,搭上了的士。而对于的哥的姐们来说,今天无异于是一个黄金日呢。

闽南日报2004-11-29讯 记者 林艺群

相关阅读